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7257
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19KB,4页)。

    

    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吴成昌, 田杰, 戴军发

    (十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十堰 442000)

    摘 要:黄姜产业主要集中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汉江流域中上游沿岸秦巴山区城镇,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相应清洁生产、 废水

    治理技术滞后生产,导致局部地域的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影响到丹江水库水质安全和黄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黄姜产

    业发展现状,分析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黄姜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504 (2004) 0620095203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 ,拉丁名 Dioscorea z i ngbe2

    rensis C. H. W ri g h)因含有丰富的皂甙元(俗称皂素 ,英文名 Saponins ,分子式 C45 H72 O16 ,分子量819. 08) ,药用价值极高 ,具有 “药用黄金” 的美称。皂素被医药

    工业从化学结构上加以改造 ,可以得到甾体激素类药

    物或中间体上百种 ,也因此被称之为 “激素之母” 。目

    前化学合成的皂素技术经济性、 品质上相较天然皂素

    差 ,皂素生产使用基本上以天然为主。但天然皂素只

    能从黄姜和川地龙等极少数植物中提取 ,黄姜中的薯

    蓣皂素又是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最理想的基础原料。

    近些年随着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 ,以及皂

    素转化途径的唯一性、 无可替代性 ,国际市场上对皂素

    需求空间较大 ,年皂素需求量约在 4000~4500t ,并且

    每年以7 %~8 %的速度递增。但由于黄姜生长和皂

    素的生物合成与积累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 ,只在我国

    和墨西哥等极少数国家有天然分布 ,国内主要分布于

    湖北、 陕西、 贵州、 湖南等地 ,其中鄂西北、 陕南为我国

    主产区。由于过度采挖 ,现在野生资源频临枯竭。

    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十堰市郧西

    县从 1984 起率先在全国开展黄姜 “野转家” 人工栽培

    研究 ,并获得成功 ,开始大面积种植。为此 ,郧西县还

    被国家农业部授为 “中国黄姜之乡” 的称号。黄姜种

    植、 加工也由郧西县迅速辐射至十堰市及周边地区。

    据调查统计 ,全国种植面积达 133333hm2

    ,黄姜生产加

    工企业发展到 150 多家 ,水解物(折合为皂素)年生产

    能力 5000t 以上 ,转化皂素生产能力近 4000t ,国内黄

    姜皂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

    是 ,黄姜种植区域基本上集中秦巴山区的湖北省十堰

    市、 陕西安康市、 汉中市 ,商洛市及河南南阳市的晰川

    县 ,上述县市具有共同的特点:属于贫困山区、 山多地

    少、 人均耕地不足、 土壤贫瘠、 生产力比较落后 ,尤其是

    作者简介:吴成昌 ( 1958 - ) ,男,高级经济师,局长, (电话) 07192

    8651247。

    十堰市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 ,所辖各县

    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 ,黄姜产业发展过程中 ,暴露出

    了一些与丹江口库区水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不协

    调的现象:局部地域毁林开荒种植 ,水土流失加剧;森

    林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脆弱;工艺落后、 资源浪费严重;

    高物耗、 能耗、 污染物排放量大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影

    响到黄姜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以及南水北调水源地水

    质安全[1 ]。

    1 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1. 1 毁林开荒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从黄姜中皂素合成来看 ,土地需间作或轮作 ,以保

    证皂素合成所需的微量元素及皂素的含量。工业加工

    要求黄姜必须是两年生以上。种姜地的高需求与现状

    土地面积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局部区域农民开垦山坡

    地(包括 > 35° 荒地)种植 ,造成植被破坏。黄姜是典型

    的耐旱不耐涝作物 ,只能顺着山坡种,并且姜藤长到

    30cm时需搭架直立生长 ,不利于保水固土。同时有些

    农民为在价格高位追求产量而忽略质量 ,不遵守土地

    种植规律 ,连续耕种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为补充土壤

    养分 ,大量施肥 ,这种保水固土差的耕作方式使肥料中

    养分流失到河流中 ,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尤其是近

    几年 ,丹江口水库水质中反映水体富营养化指标总氮

    超过国家地表水 Ⅱ 类标准 ,在 Ⅳ 标准范围 ,水体呈现中

    营养化 ,不排除黄姜种植造成的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

    1. 2 生态产业链单一环境功能脆弱土壤功能下降

    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些地方全面栽种黄姜 ,生态链单一。单一的产业种植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 ,农民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容易出现 “姜

    贱伤农、 量低害农、 价低苦农” 的伤农局面。从生态环

    境保护角度来看 ,容易破坏生态产业链 ,超出环境的承

    载力 ,使生态环境自我恢复、 自我调控、 自我发展的能

    力差。过度集中的不遵守土壤种植规律的栽种 ,也会

    · 59 ·

    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吴成昌 ,等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环境科学与技术

    使土壤贫瘠 ,使用功能下降 ,降低区域土壤的可持续生

    产能力,最终影响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3 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

    目前国内黄姜生产加工企业均采用化学水解法 ,简要工艺流程为:黄姜粉碎、 发酵、 酸水解、 水洗、 过滤、汽油提取、 浓缩结晶。落后的生产工艺决定了目前黄

    姜加工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大 ,污染严重 ,能耗高。根

    据统计,生产1t 皂素 ,需要鲜姜 130~150t ,耗 35 %工

    业盐酸15~20t ,耗标煤 50~60t ,排放废水 500t ;排放

    的废水中污染物酸度大、 浓度高 ,p H 值在 1. 0~1. 5 ,COD 浓度 30000mg L 以上 , N H3 - N 300mg L ,污

    水排放给当地水体保护造成压力大。

    1. 4 资源浪费严重、 综合利用率低

    黄姜成分构成:50 %木质纤维 ,40 %淀粉 ,2 %左右

    的水溶性皂甙 ,2 %左右黄姜色素 ,2 %左右植物香精

    (黄姜油) 、 单宁酸等有机物。在酸性水解生产过程中 ,只有 2 %左右是水溶性皂甙被利用 ,其余的被转化为

    糖类等有机污染物随生产废水流失 ,木质纤维则完全

    没有被利用 ,最后成为废渣露天堆放 ,绝大部分废弃腐

    烂 ,少量的被当作燃料燃烧 ,由于其发热值低 ,相比其

    潜在的经济价值也是一种浪费。

    2 对策研究

    调查显示 ,黄姜产业工业化生产呈现以下特点:一

    是产业链短 , 从事黄姜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大多局限于

    工艺落后、 技术含量低、 利润少、 污染严重的水解物和

    皂素生产;技术含量高、 利润高的双烯及激素类药物等

    下游产品生产厂家很少 ,就十堰市 60 家加工企业中只

    有 4 家,产业发展受下游技术产品厂家的约束 ,基础不

    牢。二是企业小、 散、 多 ,企业市场竞争力差 ,不具备治

    污能力。三是重复投资 ,绝大多数企业是民营企业 ,民

    间资本投资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四是企业环

    境管理规范性差 ,污染严重 ,资源浪费大 ,没有认识到

    产业的高额利润是建立在廉价的土地资源和牺牲区域

    生态环境代价的基础上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