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7789
蕨菜的特性及人工繁殖栽培方法.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9KB,2页)。

    

    X 蕨菜的特性及人工繁殖栽培方法

    徐 真

    (兰州农业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 蕨菜是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野生蔬菜, 针对目前野生蕨菜过度采集和产量下降的实际, 介绍了蕨菜

    的特征特性及食用蕨菜的种类与孢子有性繁殖和根茎繁殖方法。

    关键词: 蕨菜; 种类; 繁殖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21463 (2002) 0520034202

    蕨菜亦称乌糯、龙头菜, 是一种野生蕨类植物。

    蕨菜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 风味独特, 而且营养价值

    很高。每100 g 鲜品中含蛋白质0. 43 g、脂肪0. 36 g、糖类 3. 6 g、有机酸 0. 45 g, 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

    物质, 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 有“山菜之

    王”的美誉,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但由于近年来

    野生蕨菜的过度采集和生存环境的变化, 造成蕨菜

    产量逐年下降。因此, 在研究蕨菜的生物学特性的基

    础上, 对蕨菜进行人工栽培就显得十分必要。

    1 蕨菜的特征特性

    蕨菜一般为野生多年生草本, 株高0. 5~ 1. 0m。

    蕨菜没有胚根, 不形成真正的根系, 只有着生在茎、根状茎上的不定根, 根状茎地下匍匐延伸。叶由地下

    茎长出, 复叶 1~ 3 回、羽状, 略呈三角形。第 1 次裂

    片对生、披针形, 有叶柄; 第 2 次裂片长圆、披针形,羽状分裂, 柄极短; 末回小裂片线状、披针形, 无柄。

    叶背有毛或无毛, 叶里面着生的孢子囊群呈赤褐色。

    蕨菜在春季日均温达 10~ 12 ℃时开始发芽, 甘

    肃中部山区一般 5 月中下旬开始发芽。大多数种类

    喜潮湿隐蔽、植被覆盖较好的环境, 也有些种类较耐

    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

    2 主要食用种类

    2. 1 蕨菜

    蕨菜(P terid ium aqu il inum )属凤尾蕨科, 别名蕨

    儿菜、山蕨菜、龙头菜。株高 1. 0 m 有余, 叶草质, 复

    叶 2~ 3 回、羽状, 叶柄长而粗, 茎色有绿色和紫色两

    种, 多生于前山荒坡或半山坡及林下草地, 分布于我

    国西北、东北、华北及西南山区。

    2. 2 荚果蕨

    荚果蕨(M at teuccia strath iop teris)属球子蕨科,因有黄瓜的清香味而又名黄瓜香。株高110m , 复叶

    1~ 2 回、羽状。较耐干旱, 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

    北及西南山区。

    2. 3 多齿蹄盖蕨

    多齿蹄盖蕨(A thy rium m u l t id entatum )属龙骨

    科, 也叫猴腿、紫茎菜、绿茎菜。株高110m , 根状茎直

    立, 复叶三回、羽状, 嫩芽集生。长在阴湿山坡、林缘

    地带,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

    2. 4 假蹄盖蕨

    假蹄盖蕨(A thy riop sis jap onica)属蹄盖蕨科, 又

    名水蕨箕。株高0. 5~ 0. 6m , 根状茎直立, 复叶三回、羽状, 先端卷曲成钩状, 长 10~ 20 cm。生于池塘、小

    溪和水沟边的阴湿处。嫩叶有清香味, 质脆, 品质好。

    此外, 可食用的蕨类植物还有紫箕科的南方紫

    箕、紫箕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