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金银花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34KB,2页)。
收稿日期:2004 - 01 - 12
文章编号:1002 - 2724(2004) 06 - 0036 - 02
良种金银花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李景刚,孙满芝
(平邑县林业局 , 273300)
摘要:利用金银花良种 PM- 1的嫩枝梢作为外植体 ,进行离体培养 ,研究出其生长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
MS + 6 - BA2. 0mgP L +MAA0. 1mgP L ,分化率为93 %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P 2MS + NAA0. 3mgP L ,生根率96 %。
关键词:金银花;组培;愈伤组织;分化率;生根率
中图分类号:S567. 1 文献标识码:A
良种金银花 PM- 1是用当地金银花用秋水仙碱处理而得 ,其成熟花蕊千针鲜重310g ,是平邑大毛花(120. 4g)的近 2. 6 倍 ,是鸡爪(94g)的近 3 倍;大部分金银花的裸芽为徒长枝 ,而 PM-
1的裸芽为花枝、长25cm~50cm; PM - 1 耐大肥大水 ,一般无徒
长枝。PM- 1墩形紧凑 ,枝条便于采摘。但用常规无性繁殖速
度慢 ,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进行组培快繁试验 ,现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取金银花良种 PM- 1 的嫩枝梢用清水冲洗干净 ,剪成 1cm
~2cm的小段 ,在无菌室用紫外线照射 20min后 ,用 75 %的酒精
处理30s ,无菌水冲洗一次 ,再用 0. 1 %的升汞处理 6min ,无菌水
冲洗4次 ,最后接种到培养基上。
1. 2 试验设计
将外植体接种到4种基本培养基(WH、 WPM、 MS、 N6 )上 ,按
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 次重复 ,每重复 50 瓶 ,筛选出芽萌动率
高且产生愈伤组织较快的的培养基。
在所选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 6 - BA和 NAA ,将上述
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中 ,观察不定芽的分化
情况 ,选出分化率较高的激素配比。
将丛生芽切移到NAA不同浓度的生根培养中 ,观察不定根
的形成过程 ,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
1. 3 培养条件
培养基pH值为5. 8 ,以琼脂为固定剂 ,加蔗糖 3 % ,接种材
料置于两支40W的日光灯下 ,光照时间为 10~12h ,室内温度控
制在24℃~28℃之间。
2 结果与分析
2. 1 基本培养基对处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选择的 WH、 WPM、 MS 和 N64 种基本培养基 ,加入 6 - BA
2. 0mgP L + NAA 0. 1mgP L ,经培养观察结果(表 1)表明在 MS培养
基中愈伤组织产生较快 ,只需18天 ,且芽萌动率较高。达70 %。
表1 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培养基 WH WPM MS N6
愈伤组织出现天数(天) 21 23 18 20
萌动率( %) 39 50 70 33
2. 2 生长素与分裂素 配比对丛生芽分化的影响
采用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 6 - BA和 NAA4 种不同浓度进
行正交试验 ,培养25天后观察丛生芽分化情况 ,见表2。
表2 丛生芽分化正交试验结果
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A(mgP L) 1 1 1 1 1. 5 1. 5 1. 5 1. 5 2 2 2 2 3 3 3 3
NAA(mgP L) 0. 05 0. 01 0. 15 0. 2 0. 05 0. 1 0. 15 0. 2 0. 05 0. 1 0. 15 0. 2 0. 05 0. 1 0. 15 0. 2
分化率( %) 27 36 31 25 40 57 72 68 85 93 88 79 60 66 73 68
平均丛
生芽数(个)
1 3 2 2 1 3 6 5 4 9 8 6 3 4 4 2
从表2可看出 ,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频率以 10 和 11 号试
验效果最好 ,即适宜的分裂素 6 - BA 浓度为 2. 0mgP L ,生长素
NAA浓度为 0. 1~0. 15mgP L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 6 - BA
2. 0mgP L + NAA0. 1mgP L ,分化率为93 % ,平均丛生芽数为9个 ......
文章编号:1002 - 2724(2004) 06 - 0036 - 02
良种金银花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李景刚,孙满芝
(平邑县林业局 , 273300)
摘要:利用金银花良种 PM- 1的嫩枝梢作为外植体 ,进行离体培养 ,研究出其生长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
MS + 6 - BA2. 0mgP L +MAA0. 1mgP L ,分化率为93 %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P 2MS + NAA0. 3mgP L ,生根率96 %。
关键词:金银花;组培;愈伤组织;分化率;生根率
中图分类号:S567. 1 文献标识码:A
良种金银花 PM- 1是用当地金银花用秋水仙碱处理而得 ,其成熟花蕊千针鲜重310g ,是平邑大毛花(120. 4g)的近 2. 6 倍 ,是鸡爪(94g)的近 3 倍;大部分金银花的裸芽为徒长枝 ,而 PM-
1的裸芽为花枝、长25cm~50cm; PM - 1 耐大肥大水 ,一般无徒
长枝。PM- 1墩形紧凑 ,枝条便于采摘。但用常规无性繁殖速
度慢 ,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进行组培快繁试验 ,现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取金银花良种 PM- 1 的嫩枝梢用清水冲洗干净 ,剪成 1cm
~2cm的小段 ,在无菌室用紫外线照射 20min后 ,用 75 %的酒精
处理30s ,无菌水冲洗一次 ,再用 0. 1 %的升汞处理 6min ,无菌水
冲洗4次 ,最后接种到培养基上。
1. 2 试验设计
将外植体接种到4种基本培养基(WH、 WPM、 MS、 N6 )上 ,按
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 次重复 ,每重复 50 瓶 ,筛选出芽萌动率
高且产生愈伤组织较快的的培养基。
在所选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 6 - BA和 NAA ,将上述
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中 ,观察不定芽的分化
情况 ,选出分化率较高的激素配比。
将丛生芽切移到NAA不同浓度的生根培养中 ,观察不定根
的形成过程 ,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
1. 3 培养条件
培养基pH值为5. 8 ,以琼脂为固定剂 ,加蔗糖 3 % ,接种材
料置于两支40W的日光灯下 ,光照时间为 10~12h ,室内温度控
制在24℃~28℃之间。
2 结果与分析
2. 1 基本培养基对处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选择的 WH、 WPM、 MS 和 N64 种基本培养基 ,加入 6 - BA
2. 0mgP L + NAA 0. 1mgP L ,经培养观察结果(表 1)表明在 MS培养
基中愈伤组织产生较快 ,只需18天 ,且芽萌动率较高。达70 %。
表1 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培养基 WH WPM MS N6
愈伤组织出现天数(天) 21 23 18 20
萌动率( %) 39 50 70 33
2. 2 生长素与分裂素 配比对丛生芽分化的影响
采用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 6 - BA和 NAA4 种不同浓度进
行正交试验 ,培养25天后观察丛生芽分化情况 ,见表2。
表2 丛生芽分化正交试验结果
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A(mgP L) 1 1 1 1 1. 5 1. 5 1. 5 1. 5 2 2 2 2 3 3 3 3
NAA(mgP L) 0. 05 0. 01 0. 15 0. 2 0. 05 0. 1 0. 15 0. 2 0. 05 0. 1 0. 15 0. 2 0. 05 0. 1 0. 15 0. 2
分化率( %) 27 36 31 25 40 57 72 68 85 93 88 79 60 66 73 68
平均丛
生芽数(个)
1 3 2 2 1 3 6 5 4 9 8 6 3 4 4 2
从表2可看出 ,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频率以 10 和 11 号试
验效果最好 ,即适宜的分裂素 6 - BA 浓度为 2. 0mgP L ,生长素
NAA浓度为 0. 1~0. 15mgP L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 6 - BA
2. 0mgP L + NAA0. 1mgP L ,分化率为93 % ,平均丛生芽数为9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KB,2页)。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 PDF鍏ㄦ枃 闇€瑕� 5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閹恒劌鐡ㄧ紒娆愭箙閸欙拷
閸旂姴鍙嗛弨鎯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