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蒲公英 > 正文
编号:10918809
蒲公英的食用与载培.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02KB,2页)。

    

    蒲公英 的食用 与栽 培

    蒲公英的食用与栽培

    -

    g正春 张 卫 明

    ( 南京野生植物肄 台利用研 究院 2 1 { X M2 )

    摘 要 蕾 支介绍 了蔫公 荽的营齐成分 . 保健品开 发砭栽培技术要点等 方面的请 咒, 供 开发利讯蒲套差鸯辕参考

    蒲公英 T a r a x a c u m r ㈣ H a n d—Ma z z别名蒲

    公草、 黄花地丁、 黄花三七、 婆婆丁等, 既是传统的营养

    保健野菜 , 又是常用多效的中药材, 其生态适应 性很

    强. 我同南北各地多有分布, 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生长

    较为普遍。它耐寒性强 早春地温 1 ~ 2 ~ C 时能破土出

    芽 . 其根在露地越冬 , 可耐 一 4 o ℃的低温。但生长最适

    温度为 l 0 ~ 2 2 ℃。蒲公英又耐干旱和酸、 碱土壤, 在多

    种土壤类型上生长良好。在带有砂质的壤土上生长最

    好。也能抗湿和耐阴。蒲公英为短 日照植物. 在高温

    和短E t 照条件下, 有利于抽苔开花。常在春末长 日照

    来临之前开花。长江流域平原. 低山地区 3 ~ 4月问开

    花结实, 北方地区多在 5~6月开花结实。

    I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

    蒲公英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丰富:采 自长春的

    野生蒲公英 , 1 0 0 g嫩叶 中有: 水分 8 1 . 2 g . 碳水化台

    物 8 0 g , 粗纤维 2. 2 g , 蛋 白质 4. 3 g . 脂肪 1 . 1 g , 热量

    2 0 3 1 2 k J . 灰 分 3. 2 g , 胡萝 素 7 3 4 r a g, 硫胺素 0.

    0 3 5 r ag , 核黄素 0 . 3 8 8 mg , 抗坏 血酸 4 7 l O m g , 尼克酸

    I 8 8 mg 。1 0 0 g干品中含: K 41 . 0 3 m g , C a 1 2 1 5 r a g, Mg

    4. 3 0 r ag ,Na 0. 0 3 r ag ,P 3. 9 8 mg ,F e 2 3 3 2 u g, Z n 4 4.

    2u g, Mn 3 9. 5 g, Cu 1 4. 2 u g。

    蒲公英的药用成分 中( 干燥全草) 含有 : 蒲公英

    甾醇( t a r a x a s t e m1 ) 、 皂 甙 、 结 晶性苦 味质蒲公英苦素

    ( T a r x a c i n ) 、 胆碱 、 菊糖 ( i n u l i n) 、 葡萄糖、 果胶 、 肌醇 、咖啡酸等。另有资料称 , 根含 : 蒲公英 甾醇 , 蒲公英

    萜醇、 蒲公英 醇 、 伪蒲 公英 甾醇 、 豆 甾醇 、 皂甙。叶

    含: 叶黄索 、 蝴蝶梅黄素 、 叶绿醍 、 木犀 草素 一7—0

    葡萄糖甙 、 磺基氨基酸 、 r 一氨基 丁酸、 鸟氨酸等。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蒲公英 是一种资源 丰富.

    营养保健价值较高的野 菜 自古以来. 人们 就有喜

    食蒲公英 的习惯。特别 是其 保健功能进 一步得证

    实. 已广泛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2 食用殛保健产品的开发

    蒲公英在民间食用历史悠久, 《 唐奉草》 有云:

    蒲公草”. 叶似 苦苣 . 断有 自汁, 人 皆啖之。 ” 民问常

    以嫩叶或小茁洗净 , 水煮一下 , 除去苦哮后作炒菜或

    腌渍菜食用:根亦切片水 煮后作炒菜或腌菜 , 具 有

    独特风味

    由于蒲公英是清热解 毒的传统 中药 , 有抗病 原

    微生物 . 提高免疫 功能 、 利胆 保肝等功效 , 且毒性很

    低。因而作为保健食品倍受国内外 民众的欢迎 。目

    前已逐渐成为宾馆 、 饭店的营养保健菜肴 =如 : ( 1 )

    将蒲公英配以海蜇皮 、 精盐 、 味精 、 酱油 白糖 、 米醋 、芝 麻、 辣椒油的“ 蜇皮拌蒲公 英” 。( 2 ) 配 以豆腐干 、青椒 、 生菜叶、 豆酱 、 辣椒粉、 味精 、 芝麻油 、 鲜葱丝的

    “ 酱拌婆婆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