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甘草 > 正文
编号:10919543
芍药甘草汤的药理研究进展.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4KB,2页)。

    

    ·综 述·

    芍药甘草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山西省药品检验所(030001) 王新瑞

    芍药甘草汤(以下简称芍甘汤)是源于东汉张仲景《伤

    寒论·太阳篇》的著名方剂, 是常用的缓急止痛之方, 由芍

    药和甘草等成分组成, 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 症见脘腹诸

    痛, 四肢挛急等证候。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 许多学者对

    芍甘汤进行了许多研究, 既丰富了本方使用范围, 又宏扬了

    仲景学说。近年, 国内外有一些新的报道, 说明该方应用日

    趋广泛。

    1 对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的影响

    伊藤美穗[1 ]

    通过培养来自于因诊断为子宫肌瘤而施行

    子宫全切除患者子宫的增生期子宫内膜成纤维细胞, 并调

    整至 106

    个? mL 研究磷脂合成, 磷脂分解及前列腺素合成

    过程中芍甘汤对其影响, 结果: 在磷脂合成过程中, 当子宫

    内膜成纤维细胞与[

    b

    H ]花生四烯酸共同培养时, 后者呈时

    间依赖性掺入磷脂, 添加芍甘汤 500 mg? L 培养时, 花生四

    烯酸与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的结合增加约为原来的 115

    倍, 而且添加后即刻见效。芍甘汤对磷脂分解无影响。在前

    列腺素合成中, 芍甘汤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100 mg? L 的芍甘汤约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50%。作者认为

    芍甘汤促进细胞内的花生四烯酸向磷脂的掺入, 使游离的

    花生四烯酸减少, 从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 达到治疗月经困

    难症的目的。另外, 芍甘汤对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抑制效

    果, 该方在病理方面对与前列腺素有关的其他疾病也有效。

    2 对高睾酮血症不孕及排卵障碍的影响

    小林拓郎[2 ]

    对110 例高睾酮血症妇女(血睾酮> 7 ng? L )

    投以芍甘汤每日715 g, 给药16 周, 每2 周测血清激素浓度。

    这些患者在给药前血清睾酮(T )浓度较正常, 月经周期、卵

    泡初期显示有意义的高值。而E2? E1, 与E2? T 比值, 比后者

    显示有意义的低值, 血清 T 浓度从给药后 2 周出现下降,至 6 周后显著下降持续到 16 周, 而E2? E1 和E2? T 从给药

    后第2 周上升, 维持到16 周。提示芍甘汤直接作用于卵巢,使卵巢的类固醇代谢正常化, 从而抑制卵巢分泌睾酮, 另外

    芍甘汤可能同糖皮质激素作用相同, 抑制肾上腺性雄激素

    产生, 但不影响脑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 并根

    据大白鼠体内外实验结果提示: 其作用是由芍药和甘草两

    者共同发挥的作用, 且确认其有效成分是芍药甙和甘草甜

    素。

    还有学者认为芍甘汤降低血清 T 水平的一个重要机

    制是作用于卵巢, 影响 T 与 E 合成过程中酶的活性, 包括

    172B甾酮氧化还原酶和芳香化酶, 抑制 T 的分解, 促进 E

    的合成诱发排卵, 从而促进妊娠。

    3 对高泌乳素血症(PR I)的影响。

    林英[3 ]

    对 78 例血中T 值在7 Lg? L 以上的患者进行持

    续口服芍甘汤 715 g? d, 共 10~ 18 周, 其中 10 例服药 2 周,PRL 值明显下降(P < 0105) , 另有 6 例高PRL 血症是由于

    服用消呕宁过程中出现的, 加服芍甘汤 715 g? d 后, 有 3 例

    在服药后 2~ 4 周血中PRL 明显下降(由 1 788 ng? L 降至

    170 ng? L , 1 000 Lg? L 降至 130 Lg? L , 2 800 Lg? L 降至 68

    Lg? L )。动物实验表明消呕宁诱发的大白鼠高PRL 血症其

    血中T 值高, 而E2 低。予以芍甘汤则可抑制血PRL、 T 的

    上升, 提示消呕宁阻断垂体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可由于芍甘

    汤而消失。进一步实验证明芍甘汤能显著促进垂体多巴胺

    受体的活性, 故认为本方降低PRL 的作用机制是刺激脑垂

    体前叶的多巴胺受体。

    4 止咳、平喘、抗过敏作用

    蔡宛如[4 ]

    通过整体实验, 观察芍甘汤对组织胺所致豚

    鼠支气管收缩和卵白蛋白诱发的致敏豚鼠哮喘及致敏大白

    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 结果 3 g? kg 和 10 g? kg

    剂量的芍甘汤能显著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P < 0101)和抑

    制大白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P < 0101) , 其脱颗粒

    率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101) , 说明芍甘

    汤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