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瓜菜类 > 香椿 > 正文
编号:10920413
香椿的研究概况.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3KB,2页)。

    

    群)起主导作用呢?这些成分各自起到的作用大小如何?如何

    在复杂的体系中判别有效成分或有效分子群? 解决了这些问

    题, 就有可能开发出中药复方的一类新药, 发现许多有活性

    的先导化合物, 从分子水平揭示复方的作用机制和各有效成

    分的相互配伍关系等。

    中药活性成分的可能“黑匣子”在血清中, 因为只有血清

    是上述四种来源的活性成分共存的唯一位置。无论是药材中

    的固有成分、煎煮过程产生的成分, 还是经肠内菌和肝脏代

    谢产生的成分, 绝大部分有效成分(除某些局部性用药)都要

    在吸收入血后才能产生治疗作用。因此, 应该把服药动物或

    人的血清作为研究和分析中药有效成分主要对象。任平等[1 ]

    提出新概念药物创制最有可能的源泉在于中药血清靶成分,认为中药多成分的多靶点作用, 与疾病多环节的病因病理相

    吻合, 因而中药疗效较化学药品要好, 即医学与药学的“多元

    论”思想的一致。可见, 将血清作为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方

    向, 能将复杂的问题大大地简单化。另外, 在研究中不能忘

    记从中药或复方中寻找先导化合物的机会, 例如治疗疟疾的

    青蒿素和蒿甲醚、治疗肝炎的五味子素和联苯双脂等。对先

    导化合物进行系列结构修饰或改造, 有可能发现新的化学

    药品。

    因此, 我们认为中药复方的药效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和次

    要有效成分的综合效应, 并应将血清靶成分作为研究有效成

    分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任 平, 黄 熙. 新概念药物的源泉之一: 方剂血清靶成分. 中草

    药, 2000; 31 (8) : 637.

    2 刘培勋.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新途径—浅谈从中药方剂新成分中

    创制中药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2000; 9 (4) : 217.

    3 高 月, 吕秋军, 刘永学, 等.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 中国新药

    杂志, 2000; 9 (5) : 307.

    4 阳长明, 侯世祥, 张志荣. 中药代谢化学研究新进展. 中草药,2000; 31 (9) : 641.

    (2001202223 收稿)

    香椿的研究概况

    刘忠良(济南军区药品检验所 , 济南250022)

    关键词 香椿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香椿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蔬菜, 而椿叶、椿白皮、香椿子可

    作为中药, 始收载于《唐本草》。中医认为, 香椿味苦涩、性温,有祛风利湿、止血止痛的功能, 椿白皮主治痢疾、肠炎、泌尿

    道感染、便血、白带、风湿腰腿痛, 香椿叶及嫩枝主治痢疾, 香

    椿子主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1 ]。现将近年来对

    香椿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原植物及药材 香椿 T oona sinensis (A. Juss . ) Roem. ,属楝科植物, 又名猪椿、红椿、春阳树、春菜树、椿芽树、白椿、香树。中医用椿叶、椿白皮、香椿子作为药材入药, 其中作为

    商品名的椿白皮药材来源还有一种即樗白皮, 1995 年版《中

    国药典》 (一部)收载的椿皮就是樗白皮,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

    A ilanthus altissim a (M ill . ) Sw ingle 的干燥根皮或干皮, 香椿

    和臭椿(樗)为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 而在历代本草中常合并

    叙述, 两者功用大体相同, 目前使用较广者为樗白皮, 仅在陕

    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使用香椿皮或二者兼用[2 ]。

    有关香椿原植物和药材的研究很少, 据书中记载[3 ]

    , 香

    椿属(Toona Roem. )植物有 9 种, 洋椿属(Cedrela P. B r . )植

    物也有 9 种, 而文献中见到的仅有两种学名: T oona sinensis

    (A. Juss . ) Roem. 和Ced rela sinensis A. Juss .

    [4 ]

    作为香椿使

    用。

    2 化学成分

    国内外学者对香椿化学成分的报道很少。曾有人报道,香椿叶中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 C, 椿白皮中含川楝素

    (Toosendanin, C30H38O11, 熔点 178 ℃~ 180 ℃、 238 ℃~ 240

    ℃,[5 ])、甾醇、鞣质[6 ]

    , 香椿心材中含有白矢车菊苷元[7 ]

    , 洋椿

    Cedrela toona 树皮中含有洋椿苦素(cedrelone)

    [8 ]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3KB,2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