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21016
优质高效当归栽培技术.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3KB,1页)。

    

    (1)营养。食用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

    育 ,它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聚糖、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某些有机酸。食用菌不能吸收蛋白

    质 ,只能吸收水解产物 ,磷、钙、钾都是食用菌生长所需的主要元

    素。(2)温度。温度直接影响食用菌的生长速度、扭结、子实体的

    数量和质量。食用菌菌丝阶段对温度的要求较子实体产生阶段

    较高 ,当菌丝生长一个阶段后 ,受到低温刺激 ,就开始扭结分化形

    成子实体。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温度为 4~30 ℃,最适温度为 22~

    25 ℃,25 ℃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虽快 ,但菌丝稀疏 ,容易衰老。温度

    在33 ℃以上 ,菌丝生长缓慢 ,甚至停止。夏季常见菌种瓶中菌丝

    发黄和分泌出黄色水珠 ,就是这个原因。子实体分化温度为 5~

    20 ℃,最适温度为 13~18 ℃。温度偏低 ,产量影响不大 ,但周期拉

    长。温度超过 20 ℃,则小菌蕾很快伸长菌柄、开伞 ,甚至枯萎死

    亡。(3)水分。水分是干湿培养方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栽培

    过程中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的含水量 ,对菌丝的生长和

    子实体的发育都有密切关系。堆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 60 %左右。

    若含水量太高(60 %以上) ,形成厌氧发酵 ,培养料发粘发臭 ,质量

    低劣。含水量太低(50 %以下) ,形成剧烈的好气发酵 ,培养料疏

    松干燥 ,菌丝不宜定植 ,出菇也不好。一般 ,菇房、地道、洞室空气

    的相对湿度在菌丝生长阶段应维持在 60 %~70 % ,出菇阶段的培

    养场所的空气湿度要求比菌丝生长阶段高 ,通常达到 80 %~

    85 %。超过 90 % ,影响子实体;低于 70 % ,子实体外壳变硬;低于

    50 % ,停止出菇。由于甘肃气候干燥 ,菇房环境与食用菌对水的

    要求矛盾很大 ,因此 ,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如何调节、控制、使用水

    分 ,如何用巧妙的办法满足食用菌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

    求 ,就形成了该区食用菌栽培管理中独特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技

    术。(4)空气。食用菌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不进行光合作用 ,只进

    行呼吸作用 ,所以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只能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

    碳 ,因此易造成培养场所缺乏氧气和积累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

    点与绿色植物不同。当菇房内二氧化碳含量达到 1 %时 ,菇盖变

    小 ,菇柄变小;当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到 5 %时 ,菇的生长完全停止。

    所以 ,在保证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前提下 ,菇房的通风是十分

    重要的。 (5) PH值(酸碱度) 。培养料的酸碱度以 PH6. 8~710 为宜 ,覆土的酸碱度以 PH7. 0 为宜。在栽培后期 ,由于代谢产物的增

    加 ,PH值逐渐下降 ,对食用菌的影响虽不大 ,但许多真菌性病害

    的病原菌 ,特别喜欢在弱酸性的环境条件下孳生 ,引起各种病害。

    所以 ,开始发现偏酸时 ,可用 2 %~3 %的碳酸钙乳浊液或 1 %的

    石灰水清液喷雾。

    (6)光线。食用菌的菌丝可在完全黑暗及弱光下正常生长 ,但原基形成后需散射光的刺激 ,直射阳光下 ,菌柄徒长 ,菌盖歪

    斜 ,也不利于菇房温湿度的稳定。因此 ,在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

    提倡在人防工事中或大棚中发展食用菌。

    三、几种适宜于甘肃栽培食用菌的麦草配方

    甘肃种植棉花少 ,但麦草村村户户都有 ,用各种麦草配方可

    生产双孢菇、平谷、灵芝、白灵菇、鸡腿菇、双孢菇等。以下为几种

    常见配方:

    1.麦草 500公斤、尿素 10 公斤或硫酸铵 20 公斤、过磷酸钙

    12. 5公斤

    2.麦草 400公斤、石膏 5 公斤、油渣 100 公斤、过磷酸钙 5 公

    斤

    3.麦草 500公斤、鸡粪 125公斤、尿素 7. 5 公斤、过磷酸钙 6

    公斤、石膏 12. 5公斤。

    4.麦草 164. 5公斤、牛粪 297 公斤、石膏 4. 5 公斤、石灰 4. 5

    公斤、磷肥 6. 7公斤、尿素 2. 25公斤、硫酸铵 2. 25公斤。

    5.麦草500公斤、马粪1000公斤、石膏15 公斤、尿素公斤、石

    灰 10 公斤。

    四、病虫、杂菌的防治

    干湿差培养法 ,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杂菌和害虫的孳生 ,但是 ,由于食用菌所需的培养料和生活环境也正是杂菌和虫卵可

    以孳生的营养条件和环境 ,因此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杂菌和虫卵

    的防治仍极为重要。 (一)霉菌

    11毛霉。菌丝暗灰色 ,夹带小黑点为孢子囊 ,在高温高湿条

    件下生长极快。防治办法是:彻底消毒培养料 ,降低菇房温度和

    空气湿度 ,加强通风。

    21白色石膏霉。在培养料内部呈面粉状 ,在培养料表面为斑

    块状 ,似潮湿粉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