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治伤膏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24KB,3页)。
( n = 7)为(99. 66 ±0. 82) % ,RSD = 0. 54 %。
2. 6 稳定性实验及干扰实验
取样品液适量按测定条件项下操作 ,结果在 6
小时内稳定;合剂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
3 讨论
丹参酮 Ⅱ A 用 HPLC法(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
具有快速、灵敏、分离效能高等优点 ,但限于仪器设
备 ,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操作简便易行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适于基层单位。据文献[2 ]
及本
实验结果 ,本品含量初拟为每 10 ml 含总丹参酮不
低于 3 mg。
参考文献
1 俞荣青、毕建军、沙庆红 ,等.护肝宁合剂治疗乙型慢
性肝炎及清除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临床及实验研究.苏中
医科令字(91)第 01 号.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
2 周亚球、何广卫、杨敏华 ,等.复方丹参口服液中总丹
参酮和冰片的含量测定研究.中草药 ,1992 ,23 (6)∶ 292
(收稿日期:1996 - 07 - 15)
栀子治伤膏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薛慧中 陈昭文 胡俊宏 孔爱华 沈爱文 方培瑾△
(南京药物研究所 210009 △浙江省桐乡医药用品厂 314500)
摘 要 将栀子以 60 ℃水温浸、水渗漉和 70 %乙醇渗漉等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 ,结合质量考察 ,确定了栀子
治伤膏的提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关键词 栀子治伤膏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中图号 R283. 62A
栀子是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常用中药 ,从《本
草纲目》到《中国药典》等历代医药名著均有记载。
为了便于临床使用 ,并适应工业化生产 ,我们以其为
主药研制成橡胶膏剂。栀子治伤膏具有凉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软组织损伤及扭挫伤。药效
学试验[1 ]
及临床验证均表明其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
显著。本文主要研究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1 实验材料
1. 1 药品及试剂
栀子、冰片、薄荷脑及膏剂辅料均购自南京市药
材公司;栀子甙( Geniposide)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材料及仪器
硅胶层析板为西德 E. Merck 公司出品 ,厚度为
0. 2 mm 的铝材板;气相色谱仪型号为 SQ - 203 ,北
京分析仪器厂生产;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拉力机为强力试验机 ,上海中
冠纺织机器制造厂生产。
2 制备工艺的研究
2. 1 方法与结果
取栀子适量 ,研磨成粗粉 ,分别以 60 ℃水温浸、水渗漉和70 %乙醇渗漉3 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提取
方法及消耗见表 1。
表 1 栀子浸膏提取方法和消耗
编号 提取方法(500g粗粉) 95 %乙醇用量(ml) 浓缩次数
1 60 ℃水温浸 3 次 →浓缩 →加乙醇至 70 %→浓缩成膏 110g 2234 2
2 水渗漉 →浓缩 →加乙醇至 70 %→浓缩成膏 110g 1191 2
3 70 %乙醇渗漉 →浓缩成膏 110g 1474 1
上述 3 种提取方法所得栀子浸膏的质量分别以
鉴别反应、干燥失重和吸光度进行考察 ,结果见表
2。
由表 1、表 2 可见 ,方法 3 (即 70 %乙醇渗漉法)
所得浸膏含水少 ,吸光度高 ,质量最好 ,且乙醇用量
中等水平 ,能耗低。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确定渗漉
程度 ,进行了以下实验:取栀子粗粉 1000 g ,以 70 %
乙醇渗漉 ,收集渗漉液 ,每 1000 ml 为 1 份 ,先后共 6
份。将 6 份渗漉液的色泽及薄层色谱图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6 份渗漉液的颜色由深红棕到棕色到黄色
直至淡黄色 ,薄层色谱在与栀子甙对照品相应 Rf 值
处的斑点颜色由深变浅 ,在第 6 份渗漉液的薄层图
— 92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 13 卷第 1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谱中 ,在与栀子对照品相应 Rf 值处 ,几乎看不到斑
点。因此认为 ,当漉液为栀子原料的 6 倍量时 ,提取
已基本完全。
表 2 栀子浸膏质量比较
编号 性 状 颜色反应 薄层定性 干燥失重( %) 吸光度
1 红棕色稠膏 ,略具流动性 + + 19. 90 12. 05
2 红棕色稠膏 ,稍具流动性 + + 21. 83 13. 65
3 红棕色稠膏 ,基本不流动 + + 16. 69 28. 40
注: ①颜色反应、薄层定性方法见文本3. 4. 1 和3. 4. 2 ......
2. 6 稳定性实验及干扰实验
取样品液适量按测定条件项下操作 ,结果在 6
小时内稳定;合剂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
3 讨论
丹参酮 Ⅱ A 用 HPLC法(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
具有快速、灵敏、分离效能高等优点 ,但限于仪器设
备 ,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操作简便易行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适于基层单位。据文献[2 ]
及本
实验结果 ,本品含量初拟为每 10 ml 含总丹参酮不
低于 3 mg。
参考文献
1 俞荣青、毕建军、沙庆红 ,等.护肝宁合剂治疗乙型慢
性肝炎及清除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临床及实验研究.苏中
医科令字(91)第 01 号.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
2 周亚球、何广卫、杨敏华 ,等.复方丹参口服液中总丹
参酮和冰片的含量测定研究.中草药 ,1992 ,23 (6)∶ 292
(收稿日期:1996 - 07 - 15)
栀子治伤膏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薛慧中 陈昭文 胡俊宏 孔爱华 沈爱文 方培瑾△
(南京药物研究所 210009 △浙江省桐乡医药用品厂 314500)
摘 要 将栀子以 60 ℃水温浸、水渗漉和 70 %乙醇渗漉等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 ,结合质量考察 ,确定了栀子
治伤膏的提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关键词 栀子治伤膏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中图号 R283. 62A
栀子是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常用中药 ,从《本
草纲目》到《中国药典》等历代医药名著均有记载。
为了便于临床使用 ,并适应工业化生产 ,我们以其为
主药研制成橡胶膏剂。栀子治伤膏具有凉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软组织损伤及扭挫伤。药效
学试验[1 ]
及临床验证均表明其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
显著。本文主要研究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1 实验材料
1. 1 药品及试剂
栀子、冰片、薄荷脑及膏剂辅料均购自南京市药
材公司;栀子甙( Geniposide)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材料及仪器
硅胶层析板为西德 E. Merck 公司出品 ,厚度为
0. 2 mm 的铝材板;气相色谱仪型号为 SQ - 203 ,北
京分析仪器厂生产;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拉力机为强力试验机 ,上海中
冠纺织机器制造厂生产。
2 制备工艺的研究
2. 1 方法与结果
取栀子适量 ,研磨成粗粉 ,分别以 60 ℃水温浸、水渗漉和70 %乙醇渗漉3 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提取
方法及消耗见表 1。
表 1 栀子浸膏提取方法和消耗
编号 提取方法(500g粗粉) 95 %乙醇用量(ml) 浓缩次数
1 60 ℃水温浸 3 次 →浓缩 →加乙醇至 70 %→浓缩成膏 110g 2234 2
2 水渗漉 →浓缩 →加乙醇至 70 %→浓缩成膏 110g 1191 2
3 70 %乙醇渗漉 →浓缩成膏 110g 1474 1
上述 3 种提取方法所得栀子浸膏的质量分别以
鉴别反应、干燥失重和吸光度进行考察 ,结果见表
2。
由表 1、表 2 可见 ,方法 3 (即 70 %乙醇渗漉法)
所得浸膏含水少 ,吸光度高 ,质量最好 ,且乙醇用量
中等水平 ,能耗低。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确定渗漉
程度 ,进行了以下实验:取栀子粗粉 1000 g ,以 70 %
乙醇渗漉 ,收集渗漉液 ,每 1000 ml 为 1 份 ,先后共 6
份。将 6 份渗漉液的色泽及薄层色谱图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6 份渗漉液的颜色由深红棕到棕色到黄色
直至淡黄色 ,薄层色谱在与栀子甙对照品相应 Rf 值
处的斑点颜色由深变浅 ,在第 6 份渗漉液的薄层图
— 92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 13 卷第 1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谱中 ,在与栀子对照品相应 Rf 值处 ,几乎看不到斑
点。因此认为 ,当漉液为栀子原料的 6 倍量时 ,提取
已基本完全。
表 2 栀子浸膏质量比较
编号 性 状 颜色反应 薄层定性 干燥失重( %) 吸光度
1 红棕色稠膏 ,略具流动性 + + 19. 90 12. 05
2 红棕色稠膏 ,稍具流动性 + + 21. 83 13. 65
3 红棕色稠膏 ,基本不流动 + + 16. 69 28. 40
注: ①颜色反应、薄层定性方法见文本3. 4. 1 和3. 4.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