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7期
编号:10922306
良好的病人管理可显著提高哮喘防控水平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7期
良好的病人管理可显著提高哮喘防控水平

     编者按 去年末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些医院的医患关系紧张、所引发的案件不断上升。但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医生,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开展哮喘病人的教育工作,使数百名哮喘病人的病情达到了良好控制,减少了哮喘的发作和住院次数,减轻了家庭和国家的经济负担。他们与哮喘病人之间建立了真诚的相互信任的良好医患关系,他们的经验为我国大量慢性病的防治和医疗费用的降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哮喘的防治也有了新的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应性气道炎症,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炎症。(2)吸入法成为主要的给药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具有起效快、用药方便等优点,而且不良反应少,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变为可能。(3)防治哮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依据患者病情实施规范治疗和阶梯疗法。

    哮喘患者教育与管理是防治哮喘的关键因素

    目前大家已公认,对哮喘患者的教育管理是影响哮喘整体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哮喘患者教育管理亦作为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被写进全球哮喘防治方案(GINA)及中国哮喘防治指南。

    实践表明,如果切实执行G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可以使绝大多数哮喘患者的病情达到良好控制甚至完全控制。然而,事实上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调查显示,相当多哮喘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其日常活动受限,非预约的门诊就诊、急诊就诊率仍旧很高。美国、欧洲有症状哮喘患者吸入激素的比率分别为35%、41%,亚太地区此比率还不到15%。因此,即使在美国和欧洲,达到GINA中哮喘控制目标的病人尚不足5%。为什么达到哮喘控制目标的患者如此之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医嘱的依从性差,必然导致病情控制效果不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