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研究动态
编号:10922249
中医眼科病名应规范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2期
     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之一,在此,提出几点病名规范化研究的设想,以期对继承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和学术交流工作有所裨益。

    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古人所立眼科病名中许多是与临床实际相符的,对于这些比较恰当的病名,在进行病名规范化的研究时,我们应注意贯彻继承为主的原则,如胞生痰核,倒睫拳毛,上胞下垂,漏睛疮,天行赤眼,聚星障,凝脂翳,胬肉攀睛,血翳包睛,园翳内障,绿风内障,青风内障,蟹睛,视一为二,云雾移睛,视瞻易色,肝虚雀目等等,均能说明该病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仍可采用。但古人所立之病名,其中亦有不少是欠妥当或不够准确的,对此我们则要有创新的精神,给予必要的更改,换成比较准确的新病名。如“色似胭脂”虽病名比较形象,但其病变的部位和病变特征仍不甚清楚;“实热生疮”一病之病变部位不明,他人何以知此只为眼科病名?难道身体其它部位就不可因实热而生疮?可以说它并不具有特征性。此两病名若改为“白睛溢血”和“胞睑生疮”就明了多了。另如“时复症”(指目赤奇痒,岁岁至期发作,缠绵难愈)若改为“时复眼痒”或“时复目痒”,“目血”(指眼流血泪)若改为“血泪”,“赤膜贯睛”(指黑睛被赤脉所遮盖)若改为“赤膜遮睛”等,其改后的病名就较原来的病名更准确、妥当。另外,对当今临床上确有其病,而且中医对本病又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历代中医书籍中却缺其名者,我们则应增补新病名以适应临床的需要。如对因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可创立“消渴目病”这一新病名;对眼目被物挫伤,眼外膜无破损,视力有轻重不等的损害者,现代医者创立了“撞击伤目”这一新病名;对因外伤眼珠,眼外膜破损,邪毒乘虚而入,致眼珠肿胀成脓者,则可另立“眼/睛伤成毒”新病名。而对于眼部各种化学伤,辐射性眼外伤(如电光性眼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等疾病,暂不便于用一恰当的中医眼科病名予以概括,则应当允许用现代医学的病名。这些亦均属于创新之类。
, 百拇医药
    二、分散与合并相结合。

    由于眼科疾病命名中存在多病一名与一病多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病名规范化研究时,我们就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散与合并。对于多病一名者,则应凭借现代科技手段检查所见,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可分的即予以分开。如“暴盲”,就可将其分为视衣脱落暴盲(视网膜脱离),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目衄暴盲(视网膜静脉栓塞),目络阻滞暴盲(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目系炎性暴盲(急性视神经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和视盘水肿),目系外伤暴盲(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等病名,这样便更切合临床,对协助临床诊治疾病有重要意义。对于一病多名者,若过多的病名不仅对临床诊治疾病无多大益处,反而相对地使病名显得过于繁琐复杂,则应当尽量予以合并。如可将乌轮赤晕、赤带抱轮、抱轮红(均指风轮周围之白睛发赤,如环抱之状)以“抱轮红”一名统之,将膜入水轮、白膜蔽睛、白膜侵睛(均指白膜自由睛侵入睛)以“白膜侵睛”一名统之;将大眦赤脉传睛、小眦赤脉传睛、赤脉侵睛、赤脉传睛(均指赤脉自大眦或小眦发出,走传白睛)以“赤脉传睛”一名统之;将阴阳翳、玛瑙内伤、连珠外翳、冰瑕翳、园翳外障、水晶障、鱼鳞障(均指黑睛生翳,愈后遗留大小、厚薄、颜色之一陈旧翳障,有轻重不同的影响视力)以“黑睛宿翳”一名统之;将小儿疳伤、疳眼、疳毒眼、疳积上目、小儿疳眼(均指小儿疳积后,疳热上攻于目)以“小儿疳眼”或“疳积上目”一名统之等等。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一病多名虽对疾病的治疗无指导意义,但能借此协助了解本病之病位、病情之缓急、轻重等,对此在进行病名规范化研究时,可在概括性的总病名之下附上分病名,如银内障、仰月内障、滑翳内障、涩翳内障、白翳黄心内障、枣花内障、冰翳内障,包浆内障、园翳内障等病均指睛珠变混成内障,即似现代医学之白内障,可以用“圆翳内障”一名统之。而其中包浆内障类指软性皮质性白内障、枣花内障类指周边性白内障、白翳黄心内障类指绕核性白内障、冰翳内障类指并发性白内障等,所指并不尽相同,这时我们则可在圆翳内障的总病名下,附上以上各分病名。这样则可两全其美,既有助于病名的规范化,又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鉴别。, 百拇医药(彭清华 湖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