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946
平价医院在转向?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4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22期(总第2275期 2006.02.24)
     近期业内关于“平价医院”的话题可谓一浪接一浪。现在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地开展“平价医院”、“平价病房”试点不过两个月时间,热论这一话题本属正常。但同时,在热论当中开始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平价医院在各地争先恐后地开办,另一边是已被大家公认的“平价医院”极力否认自己是平价医院。

    一个星期前,记者在采访医保专家周寿祺教授的时候,他提醒记者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自从媒体大篇幅地报道北京上地医院是‘平价医院’以后,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低收入患者都开始涌向上地医院。这会不会让上地医院陷入尴尬?”就在周寿祺教授说这番话没几天,上地医院向媒体公开表示自己不是平价医院。

    “惠民”而非“平价”?

    北京上地医院综合室主任杜剑锋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直接否认了上地医院是“平价医院”。他说:“那都是媒体记者写出来的,我们从来就没有说过自己是平价医院。我们只是惠民医院。”其言下之意,“平价医院”不过是媒体送给他们的一顶帽子。
, 百拇医药
    上地医院曾被喻为“平价医院的样板”,他们这样进行公开否定,让业界莫名诧异。杜剑锋试图通过追溯创办上地医院的最初构想以及医院公开营业的经过来证明,上地医院并非媒体热炒的“平价医院的样板”。杜剑锋解释说:原来北京海淀上地地区一直缺少一家综合医院,患者看病很难。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按照平民经济思路新建了上地医院,想为老百姓提供适宜的公共卫生服务,并希望通过上地医院,对解决医疗卫生体制中存在的医院公益性和营利性不分、医药不分、“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发挥推动作用。2004年8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两家医院分别出资1000万元组建了上地医院。该院按照国家二级医院标准设置,医院共设病床158张,医护人员100多人。

    杜剑锋这一次完全向媒体公开了该院制定的惠民政策详细内容:上地医院药品的加成率仅为5%;对于同一种化学名、不同商品名、不同生产厂家和包装的药品,医院通过招标采购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严禁医生开大处方和推荐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从2006年1月23日起,取消专家号,专家一律改出普通门诊,上地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看病,只收取3.5元的挂号费;针对北京市海淀区范围内的贫困人群、低保户,提出了“八优惠和六减免”措施;对所有患者,药品零售价全部下调5%;低保人员挂号费、诊疗费、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费用全免;失业人员挂号费、诊疗费全免。
, 百拇医药
    杜剑锋还向媒体解释说:“其实医院仍然配备有高、中档药品,医生也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开处方。”换言之,药品的选择权掌握在医生手中,上地医院并非只为患者选择便宜药。这样,同其他医院相比,上地医院的“平价”之处只剩下药品5%加成率和较低的挂号费。

    而实际上,社会各界对平价医院的期许,不仅仅是指挂号费用的降低和一般药品的加价比例的下降,而是能够真正缓解当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首都医科大学一位卫生管理专家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上地医院目前肯定做不到这一点,或者说其对缓解当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现象没有太大作用。”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上地医院是北京市第一家针对低保、流动人口和特困群体建立的惠民医院。”

    事出有因?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上地医院被贴上‘平价医院’的标签确实有些‘冤’,因为在成立的时候,卫生部工作会议还没有召开,而到会议闭幕时,业界都知道北京已经出现了首家平价医院,更有很多人深信上地这家‘平价医院’就是为了响应卫生部工作会议的精神才开起来的。这当然不能怪上地医院,因为有主管官员曾在公开场合称上地医院就是‘平价医院的样板’,媒体才会随后蜂拥而至,以至上地医院是‘惠民’的事实被掩盖了。如此,也不能怪媒体啊。”
, 百拇医药
    杜剑锋也向媒体坦承:“对区域内的低收入人群、低保户优惠的‘八优惠和六减免’措施并没有真正执行,原因是海淀区一直未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医院在等待政策的出台。可是,这样的减免措施从2003年起就已经在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开始执行。”其言下之意,有关部门对惠民医院的扶持政策迟迟未能到位,导致惠民医院也无法完全“惠民”。

    “不管怎么说,‘样板平价医院’否定自己是平价医院已是事实。但是到目前为止,卫生部主导的‘平价医院’政策并没有因为业界的各类解读而停止,平价医院下一步又将会走向何方?”一位不愿具名的二级医院院长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疑惑。

    主管部门淡化“平价”概念?

    细心的业内人士发现,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1月10日以及2月10日先后召开的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关于平价医院的描述耐人寻味。

    1月10日,毛群安说:卫生部之所以提出这一思路,是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和一些地方的实际经验而制定。据卫生部了解,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开展类似的平价医院、惠民医院、济困医院等,全国的情况不很平衡,方式也有所不同。毛群安还说,平价医院就是我国首批真正的公立医院。在目前的情况下,平价医院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但在2月10日召开的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毛群安这样回答记者关于平价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管理的问题:“对上一次发布会提到的卫生部倡议建立平价医院的政策,大家都非常关心,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大家看到,各地对卫生部的倡议做了计划。所以,我第一个表示感谢。第二,我借这次新闻发布会说明,卫生部是不是建立了这套‘为民济困’体系就完了?这只是支持我们的整体的工作。它和我今天介绍的社区卫生服务不一样,社区卫生服务重点针对城市里面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是针对群众基础薄弱来设计的。为民济困的医院,主要是针对低收入的人群。”

    医保专家周寿祺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卫生主管部门已经开始淡化备受争议的‘平价医院’的概念,因为不久前,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就已经刻意用‘惠民济困医院’来替代‘平价医院’了。毛群安还特别强调,‘建立惠民济困医院或者病房为解决低收入人群接受医疗服务的现实需要提供了可能,这种运行机制的转换试点将对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最终,平价医院的概念有可能被淡化,主管部门将更多地去强调公立医院济困惠民的社会责任。”

    至此,业内认为:尽管外界对于“平价医院”有不同看法,但从毛群安的讲话里,人们似乎能够看出,“为民济困”可能是对“平价医院”精神的又一层递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7期, http://www.100md.com(汪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