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20683
第八章 腹部 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6日
     腹部位于胸部和骨盆之间,其上界可触及的体表标志有剑突、肋号;下界有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合、髂前上棘和髂嵴,还有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间的腹沟韧带。

    腹部包括腹壁、腹腔和腹腔器官。腹壁以腋后为界分为前方的腹前外侧壁和后方的腹后壁。腹腔的顶为膈所封闭,借之与胸腔分离,向下经骨盆入口续于盆腔。腹腔器官包括消化器官的大部、部分泌尿器官及脾等,由于膈穹向胸腔膨隆,所以一些腹腔器官(如肝、胃、肾等)的上部与胸部相重叠。另外,一些器官(如小肠、乙状结肠)部分经骨盆上口落入盆腔中。

    为了便于描述腹腔脏器的位置和进行体表触摸,常将腹部以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划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是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通过两侧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九个区的名称是: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脐区(腹中区)和左、右腰区;腹下区和左、右腹股沟区(图8-1)。

    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

    一、腹前外侧壁层次

    腹前外侧壁是腹部手术的入路部位,了解它的层次和结构特点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1.皮肤

    腹前外侧壁皮肤薄而有弹性,易与深部的组织分离。除腹股沟区皮肤移动性较小外,其余则有较大的移动性,以适应腹、盆部脏器容积的变化。腹部中点稍下方为脐,为胎儿与母体联系的脐动、静脉以及卵黄囊管和脐尿管等结构所通过。胎儿娩出脐带脱落后,脐的局部封以致密的结缔组织板,叫做脐筋膜,向深部直接与腹膜壁层相连,形成了腹壁最薄弱的部位,也是疝的好发部位。

    2.浅筋膜

    由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脐平面以下,浅筋膜可分为两层。浅层为脂肪层,叫做Comper氏筋膜,由脂肪组织构成,厚度因人的胖瘦而异,向下与股部浅筋膜相延续;深层为膜性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叫做Scarpa氏筋膜,在中线处与腹白线相愈着,向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着于股部的阔筋膜而形成盲囊,但向内下方经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间续于会阴浅筋膜(Colle氏筋膜)。所以,当尿道环部损伤尿外渗时,尿液通过会阴浅筋膜与深筋膜间的间隙扩散,可向上达于腹壁Scarpa 氏筋膜的深面,但却不能越过前正中线,也不能下达于股部。

    (一)浅动脉

    腹前壁下半部有两条较大的浅动脉,即在股前部解剖中已经寻找过的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epigastric artery和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iliac circumflex artery,均起自股动脉,前者上行越过腹股沟韧带走向脐部;后者分布髂前上棘附近。由于这些浅动脉走行于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9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