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55966
卫生部今年将打开门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5日 联合早报
     印度中国医生可来新行医

    中国、印度等一些国家顶尖医学院的医科毕业生,今后可获得卫生部认可,在本地行医。

    卫生部将在今年内修改政策,承认各国最顶尖医学院的医科文凭,让更多外国医生可以到新加坡行医。

    目前只有71所外国学府的医学文凭受到承认,这些学府位于澳洲、加拿大、香港、爱尔兰、纽西兰、英国和美国。

    卫生部长许文远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尽管医生薪金占医疗费一大部分,但我们不可能要求医生完全不加薪,这对医生不公平。医疗保健业受供求市场影响,卫生部的责任是确保这个市场运作可以更好。要解决专科医生供不应求的问题,一个方法是培训更多本地医生,另一个更快的解决方法,就是开放外国医生的来源。”

    他透露,在新计划下,各国的最顶尖医学院的医科文凭将受到承认,这包括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

    他说:“每个国家最好的三所医学院,或至少最好的一所医学院,都是获得全国上下公认的。其余的,也许就会有些争议。”

    他指出,如果开放让更多外国医生在新加坡行医,这将解决专科医生供不应求的问题。对病人来说,医生有了竞争,就不敢随意起价。

    他举例说,本地不少产科医生告诉他,他们至少15年收入没增加,反而下降。这是因为这门专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他说:“如果不引进更多人才,大家互相竞争聘请医生,这必然使医疗费飙升。引进外国医生,将可以确保本地医疗费受到控制。”

    他也表示,引进外国医生不会威胁本地医生的饭碗,因为这也能加强本地医疗服务的竞争力。

    本地医疗费价格若保持低廉优势,就可以吸引更多外国病人前来求医,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他说:“随着亚洲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治疗的癌症病例、白内障病例,可说是上万起。如果你维持高水平,确保价格低廉,病人将会涌来,因此本地医生不必担心饭碗受影响。”

    近两三年来,到新加坡来求医的外国病人每年增加约20%。, 百拇医药(洪艺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