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园的环保梦想与利益魔方
在人们的记忆中,关于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的命题从未像现在这样引起医药产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泛泛而言,保护环境、降低能耗是全世界各国各个行业都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对于中国的医药产业园,重视环保与发展的问题,意义或不仅如此。
环保与眼前利益是否是一对矛盾体?做出否定的回答是如此容易,但是要逾越中国医药产业园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做出现实的选择却显得十分艰难。因为当一个医药产业园建立时,其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不仅仅是勾勒出产业园未来的图景和走向,更直接地会关系着医药企业当下的福祉。然而,医药产业园随着市场化程度和发展阶段的逐渐推进,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态度也逐渐成熟。传统医药产业园不再是用“历史遗留问题”这样的借口来推诿,会考虑产业升级的要求,而新兴的医药产业园则必须适应越来越高的环保门槛。
现阶段,这或许会是一个转折的关口。当然,长期以来医药产业在谋求环境、资源、产业的和谐发展,并不能在一场热潮中毕其功于一役。但可以寄望的是,除了环境保护意识已经通过行政管理对于医药企业变得越来越真切外,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和发展的利润空间也在要求医药产业园必须实现超越。
, http://www.100md.com
从中国原料药产业集中地的台州,到产业前沿的上海张江,从珠三角的中山健康产业基地,到内陆的浏阳生物医药园,再到海口药谷,医药产业园对环境和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或许,答案也并非惟一。
原料药修补环保短板
“台州市的医药产业曾经有两个80%。第一个是原料药占了整个医药产值的80%,第二个是原料药的出口占了整个原料药生产的80%。”第二个80%成就了台州原料药在中国医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造就了海正、华海等国内赫赫有名的医药上市公司;而第一个80%也成了国务院总理两度批示六部委调查台州生态问题的起源。
“2005年,台州市31家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料药销售额近70亿元,利润近7亿元。除了海正、联化、华海等龙头企业外,还崛起了一批像仙琚、九洲、东港、永宁这样的实力型企业。例如车头、天新两家的萘普生系列(萘普生、萘普生纳等)就几乎占了国内的全部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占了20%以上的份额。”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维爽副局长认为,多年的积累已经使台州的原料药产业园有了明显的产业集中度,医药企业的整体发展渐趋成熟。
, 百拇医药
台州市从一个医药资源小市到原料药产业大市,在迎来巨大的财富和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温家宝总理在对台州“生态灾民”问题批示后不久,此前就在酝酿中的治理化工污染的协调机构——台州市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管理委员会随即成立。这个由经贸、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机构的成立,让不少生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厂家及基层领导尝到了治理的厉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化企业上新的生产项目须经过该机构审批,台州市停止了审批生产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的新项目,只有成品药新项目才能获得审批。
为了加强对医药化工企业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原料药企业的行业集群优势,台州市投巨资建设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浙江省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这也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该化学原料药基地位于椒江台州湾,占地30平方公里,当地市、县两级政府共投资40多亿元完成了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6个工程项目。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椒北区域内的临海、沿海工业区已经先期启动,10余家企业已进入园区。其中,华海药业占地478亩的新厂区已经完工并部分投产使用。
官方变革与民间试验
2006年,海南省提出:“积极发展生态药业,引导企业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打造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医药。”
所谓生态药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和谐生态功能的低消耗、无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新型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其突出特点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海南省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建设生态省的省份,对药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生态药业”是海南省继2003年建设海口药谷以来提出的又一新概念。
海口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孕育健康强大的医药产业园?
, 百拇医药
“海口市政府对于医药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2003年SARS的暴发,成为了海口药谷建立的一个契机。从1995年~2003年,海口医药产业年总产值从5.32亿元增至25.2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5%,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0个百分点。”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产业发展处田怀仁处长介绍说。2003年SARS期间,海南以“无疫岛”闻名全国,同时有25种药品畅销于抗SARS第一线。2003年7月底“海口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口召开,酝酿已久的“药谷”规划就势出台。为配合“药谷”计划的实施,海口市政府推出了《海口市鼓励投资医药产业若干办法》,在项目投资、资产重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人才引进、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从资金、地价、税费、折旧等各个方面对医药产业实行优惠政策。
海口药谷的核心区总规划面积6000亩,一期工程用地1103亩。科技部已认定该基地为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据海口药谷办公室主任王向东介绍:海口药谷通过各种招商活动吸引了28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33.4亿元。核心区首批12个建设项目已正式开工,一期工程目前已有9家企业进驻,其中包括海灵、信邦、万特、康力元等。而在核心区周边,药厂也比较密集,药谷的氛围和气势已初步形成,康力园、养生堂、长安国际制药等医药企业早已形成规模,南京先声药业集团公司、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亦将投资加入……
而这些制药企业几乎全都是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海口药谷似乎成了检验医药企业民间力量的试验场。灵活的机制使它们的市场适应能力比较强,它们绝大多数具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医药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共开发、生产新药125个,其中一、二类新药29个。然而,岛国、岛民意识使得其相对封闭,海口药谷的产业园模式也显得缺少长远的视野;被产业园优惠政策吸引来的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的缺失也意味着产业集中度的发展尚不完全。
2005年,海南省医药产业年总产值33.84亿元,尚不及台州市的一半。这也表明了海口药谷的上升空间还有很大。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0期, http://www.100md.com(郭望)
环保与眼前利益是否是一对矛盾体?做出否定的回答是如此容易,但是要逾越中国医药产业园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做出现实的选择却显得十分艰难。因为当一个医药产业园建立时,其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不仅仅是勾勒出产业园未来的图景和走向,更直接地会关系着医药企业当下的福祉。然而,医药产业园随着市场化程度和发展阶段的逐渐推进,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态度也逐渐成熟。传统医药产业园不再是用“历史遗留问题”这样的借口来推诿,会考虑产业升级的要求,而新兴的医药产业园则必须适应越来越高的环保门槛。
现阶段,这或许会是一个转折的关口。当然,长期以来医药产业在谋求环境、资源、产业的和谐发展,并不能在一场热潮中毕其功于一役。但可以寄望的是,除了环境保护意识已经通过行政管理对于医药企业变得越来越真切外,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和发展的利润空间也在要求医药产业园必须实现超越。
, http://www.100md.com
从中国原料药产业集中地的台州,到产业前沿的上海张江,从珠三角的中山健康产业基地,到内陆的浏阳生物医药园,再到海口药谷,医药产业园对环境和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或许,答案也并非惟一。
原料药修补环保短板
“台州市的医药产业曾经有两个80%。第一个是原料药占了整个医药产值的80%,第二个是原料药的出口占了整个原料药生产的80%。”第二个80%成就了台州原料药在中国医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造就了海正、华海等国内赫赫有名的医药上市公司;而第一个80%也成了国务院总理两度批示六部委调查台州生态问题的起源。
“2005年,台州市31家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料药销售额近70亿元,利润近7亿元。除了海正、联化、华海等龙头企业外,还崛起了一批像仙琚、九洲、东港、永宁这样的实力型企业。例如车头、天新两家的萘普生系列(萘普生、萘普生纳等)就几乎占了国内的全部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占了20%以上的份额。”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维爽副局长认为,多年的积累已经使台州的原料药产业园有了明显的产业集中度,医药企业的整体发展渐趋成熟。
, 百拇医药
台州市从一个医药资源小市到原料药产业大市,在迎来巨大的财富和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温家宝总理在对台州“生态灾民”问题批示后不久,此前就在酝酿中的治理化工污染的协调机构——台州市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管理委员会随即成立。这个由经贸、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机构的成立,让不少生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厂家及基层领导尝到了治理的厉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化企业上新的生产项目须经过该机构审批,台州市停止了审批生产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的新项目,只有成品药新项目才能获得审批。
为了加强对医药化工企业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原料药企业的行业集群优势,台州市投巨资建设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浙江省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这也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该化学原料药基地位于椒江台州湾,占地30平方公里,当地市、县两级政府共投资40多亿元完成了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6个工程项目。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椒北区域内的临海、沿海工业区已经先期启动,10余家企业已进入园区。其中,华海药业占地478亩的新厂区已经完工并部分投产使用。
官方变革与民间试验
2006年,海南省提出:“积极发展生态药业,引导企业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打造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医药。”
所谓生态药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和谐生态功能的低消耗、无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新型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其突出特点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海南省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建设生态省的省份,对药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生态药业”是海南省继2003年建设海口药谷以来提出的又一新概念。
海口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孕育健康强大的医药产业园?
, 百拇医药
“海口市政府对于医药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2003年SARS的暴发,成为了海口药谷建立的一个契机。从1995年~2003年,海口医药产业年总产值从5.32亿元增至25.2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5%,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0个百分点。”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产业发展处田怀仁处长介绍说。2003年SARS期间,海南以“无疫岛”闻名全国,同时有25种药品畅销于抗SARS第一线。2003年7月底“海口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口召开,酝酿已久的“药谷”规划就势出台。为配合“药谷”计划的实施,海口市政府推出了《海口市鼓励投资医药产业若干办法》,在项目投资、资产重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人才引进、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从资金、地价、税费、折旧等各个方面对医药产业实行优惠政策。
海口药谷的核心区总规划面积6000亩,一期工程用地1103亩。科技部已认定该基地为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据海口药谷办公室主任王向东介绍:海口药谷通过各种招商活动吸引了28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33.4亿元。核心区首批12个建设项目已正式开工,一期工程目前已有9家企业进驻,其中包括海灵、信邦、万特、康力元等。而在核心区周边,药厂也比较密集,药谷的氛围和气势已初步形成,康力园、养生堂、长安国际制药等医药企业早已形成规模,南京先声药业集团公司、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亦将投资加入……
而这些制药企业几乎全都是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海口药谷似乎成了检验医药企业民间力量的试验场。灵活的机制使它们的市场适应能力比较强,它们绝大多数具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医药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共开发、生产新药125个,其中一、二类新药29个。然而,岛国、岛民意识使得其相对封闭,海口药谷的产业园模式也显得缺少长远的视野;被产业园优惠政策吸引来的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的缺失也意味着产业集中度的发展尚不完全。
2005年,海南省医药产业年总产值33.84亿元,尚不及台州市的一半。这也表明了海口药谷的上升空间还有很大。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0期, http://www.100md.com(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