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89034
眼部旋毛虫病表现、诊断和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7日 37c.com.cn
     旋毛虫病分布于全世界,但以北美发病率最高。我国1965年首次报道人体旋毛虫病后,眼部旋毛虫病也已发现。人主要因食含有旋毛虫囊包的生猪肉而感染。囊包中的幼虫在小肠上段选出,在肠腔发育为成虫。雌虫产出的幼虫可经肠淋巴管或血行到达身体各部。眼部组织富于血管和肌肉,是旋毛虫好寄生的部位。旋毛虫幼虫可在眶周肌、眼外肌等横纹肌寄生。常于发病第一周出现眶周水肿,眉弓肿胀饱满,轮匝肌压痛和眼球转动痛,重症拒按眼球。幼虫可随血流进入眼底,病灶往往位于黄斑区周围,产生视网膜脉络膜出血,这可能是幼虫毒素及代谢产物所引起的一种毒性反应。

    本病病原学诊断较为困难,如有患者吃剩的生肉,可取材料检查幼虫囊包。免疫诊断方法中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较高,国外已将该法列为商品猪屠宰前常规检查方法。

    治疗可用丙硫苯味唆18—24mg/(kg·d),分2次口服,连服5天。也可甲苯咪唑口服1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5—9天。病情严重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