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0974758
改进模式 控制规模——打造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工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3.21
     回顾医学史,国内外教育与医药卫生界一直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培养为人类健康和生命服务的称职医生视为自己的重大历史使命。公元前著名医学教育家希波克拉底、Tomas和古代中医都阐明了作为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基本的思维模式和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拾尽焙汀叭适酢背浞?br>反映了当医生的基础和基本要求。当代著名医学教育家裘法祖、黄家泗、曾宪九等在《外科学》中总结了能够承担外科医生工作必须具备的几项原则: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有整体观念;必须树立正确对待病人的态度,必须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必须重视基本功;必须端正对手术的基本态度。

    正视中国的医疗环境和现实,应当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大量合格称职的全科医生才能真正务实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服务,才能真正落实中共中央的重大为民决策。那么我们培养、教育合格医生的思路、指导思想、教育模式是否能达到中央和人民的要求?教育内容必须包含哪些方面,重点在哪里?哪种教育形式效果好?如何严格考试考核以确保医生的水平和质量?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探询出路。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医德-医风-医术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是我们培养的本质内容。但我们的广大医生是否达到了这一基本要求?医学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费用高,不同于教室上课、实验室做实验和查资料写文章等通常的教学模式,在培养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复杂的环境和情况,因此必须由教育部和卫生部互相配合、集中力量解决下列五大问题:

    ■实习费用

    学生进入医学院后,最关键的教育内容是在临床医院完成的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医学专业的实习经费高于其他各专业,国家对医院拨款又远远不足,过去有规定,每年大学向附属医院下拨一定教学经费,但附属医院还要将其收入的1%上缴给学校,这1%的收入来自于病人,目前几乎所有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教育经费都来自病人,但是这点没有被社会群众和媒体认可。医学教育的经费应当完全来自于逃低场?br> ■临床考核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教学中缺乏严格考核、考评的统一标准。虽然教育部的评估已开展了5年,但反映不一,批评者认为,过多工作集中于搞形式主义的“迎评”之中,忙于应付的多,真正提高水平的少。由临床医师和专家评价医学毕业生的基础水平和临床素质是检验医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唯一的标准。今后怎么办教育部正在调研,希望看到符合国情和群众需求的思路、方案。医院教师队伍培训、管理、待遇等应有具体的保证措施。
, 百拇医药
    ■控制规模

    近年来,高校合并和扩招为培养更多人才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在医学教育界和医院中,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医学教育扩招必须尽快“踩刹车”、先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原卫生部直属医学院校大多没有扩招,而大批新升级的医学院(大学)扩招后,每年招生2000~5000人,与此同时,当地附属医院的规模、床位数量都没有增加,很难供这么多学生完成见习、实习任务。还有些学校扩招后纷纷开办研究生班,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见习和实习,就能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这也不符合医师培养的国际通行模式。

    ■职称评定

    学位培养与卫生系统的职称评定应实现对接。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学博士学位均从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开始培训、考核,在临床工作4~6年后才有一定的比例考入主治医师,比例的设定根据具体国情确定。目前,国内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中大部分人都缺少实习经验和临床训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终获得博士学位,而且无论是科研型还是临床型的博士均参加临床工作,并同时自然晋升为“主治医师”,然后再以“主治医师”身份参加住院医师培训。
, http://www.100md.com
    在我国,不会问病史、不会基本查体、不会基本处理治疗的博士主治医师很多,各地医院多有反映,这样直接影响了医疗质量,不利于医疗环境的改善。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高职称接受低职称培训”的倒置培养模式。

    ■合作培养

    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对合格医生需求量很大,保守估计也有几十万人,但真正合格者不多。上世纪60年代前,医学大学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都先去农村学习、锻炼,国家保证为他们提供应有的待遇。这一措施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困难,又培养了医生的基本功,提升了其整体素质。但上世纪80年代后,更多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很少流向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也不去城市社区服务机构,这与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保证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有一定的关系。

    教育系统和医药卫生系统应联合起来,按照全局和整体,近期与远期的目标,设计不同的医生培训规划。规划应包括受训人员数量、水平、质量等指标,同时包括从医学教育,到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的具体内容、要求、目的,制定培训基地、师资以及考核标准。

    这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医学教育和管理工程,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并有一定经验。我们应当借鉴有益经验,适应国情需要,严格培养、训练合格医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

    文/全国政协委员 孙靖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