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957576
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0年第6期
     [关键词] 电子胃镜;食管;胃黏膜;异位

    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因位置较高,在胃镜检查中很容易漏诊。2002年3月—2005年5月本院在7993例胃镜检查者中检出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患者2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7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32岁,平均48岁。主诉上腹部不适为主者10例,上腹痛为主者8例,咽部不适或吞咽不适为主者5例。病程2个月~1a。伴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食管、贲门炎3例,糜烂性胃炎5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

    1.2 方法

    在常规内镜检查操作中,内镜退至距门齿20cm左右时,缓慢后退,注意观察该段食管全周黏膜的颜色改变。如观察到边界清楚的橘红色黏膜,应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2 结 果

    本组共发现异位灶28个,位于食管上段距门齿15~23cm处,其中单发18例,多发5例;橘红色胃黏膜与周围粉红色的鳞状上皮形成明显界线,直径0.5~2.5cm。本组23例均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其中阳性5例。病理所见:23例均为交界型胃黏膜,其中4例伴轻度慢性炎症。

     3 讨 论

    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是胚胎发育中最初2个月胃下降时,胃黏膜在左后方的残留 [1] 。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数仅在镜检时偶然发现。本组23例除多数有胃、十二指肠病变的症状外,仅有5例有咽部不适或吞咽不适感。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于食管上段距门齿15~23cm见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圆形橘红色黏膜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可合并糜烂或消化性溃疡。组织学上发现异位于食管黏膜的胃黏膜中可同时含有胃底、胃体腺型上皮及幽门型上皮或仅含其中1种。

    本病的临床表现酷似反流性食管炎,本组23例中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伴吞咽不适1个月余而就诊,故应借助X线钡餐、食管24h pH监测、食管腔内测压及胃镜检查予以鉴别。但由于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因此在镜下黏膜活检是至关重要的诊断手段。在反流性食管炎中部分患者(约10%)下段食管可出现Barrett上皮,酷似胃黏膜异常,因此本病还应与Barrett食管鉴别。其鉴别要点在于后者是柱状上皮从胃向上延伸至食管的下1/3~1/2,于食管下段6cm以内,在食管的鳞状上皮内散在数量不等的柱状细胞,Lugol碘液染色呈不染区,其柱状上皮虽可为类似于胃底和胃体的上皮,但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其上皮比较萎缩,腺体较少且短小,常伴不完全肠上皮化生。

    有报道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2] 。本组23例均用福建三强定量幽门螺杆菌试剂做了检验及病理检查,结果阳性5例占22%,病理切片检查证实均为交界型胃黏膜。

    近年来有少数报道认为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灶易发生腺癌,本组23例未发现癌变,有待于定期随访。

     [参 考 文 献]

    [1] 伊峰辉,张淑燕,王国清.颈段食管胃粘膜异位症[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4):225-226

    [2] 杨应珍.颈段食管胃粘膜异位症27例报告[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0,4(9):4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3)

    [收稿日期] 2005-06-24, 百拇医药(易明兰,周明东,张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