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实验针灸
编号:10978485
[第二章]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1)(5)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3日 《实验针灸》
     三、研究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络研究经历了艰难的历程。20世纪50~70年代发现了循经感传现象,并且进行了大范围的普查工作。80年代,经络研究在国家科委、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开展了经脉线的检测工作,应用多学科技术,客观显示了经络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90年代经络研究被国家列为攀登计划项目,把研究目标放在各种能量和物质在经脉线上的动态变化,即经络运行血气和物质基础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术界达成了共识,认为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经络是人体生理综合调整系统方面。但在经络的组织结构、作用通路、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深入研究之中。展望未来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亟需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寻找新的切入点,有计划、全方位地进行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经络研究的目标是阐明经络实质,应当从能够反映经络实质的三要素着手,这也是经络研究的三个切入点,确立分级目标,逐步深入地研究。

    1.一级目标 即是从器官、组织水平认识经络实质,我国学者以往的研究工作大多数是从在这一层次上开展的,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经络系统的客观检测中,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中的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的循行路线还没有得到科学地证实。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奇经八脉的作用通路及功能还不十分明确。经脉循行在外周和中枢的神经机制还是未知数。
, http://www.100md.com
    2.二级目标 即是从细胞分子水平认识经络实质,目前许多学者正在这一层次上开展工作。

    (1)发现P物质等神经肽可能是循经感传的重要介质。

    (2)提出特异分布在浅感觉传入路经中的29KD蛋白,因其分子量偏小,并且以单体形式存在,在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主动逸出或被动释放,相对游离于感觉神经末梢周围,并且与相邻的处于同样游离状态的29KD蛋白质分子相互联系,构成感觉神经末梢跨皮节联接的桥,从而形成传递信息的经脉线。

    (3)从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经穴能量系统的线粒体腺三磷学说,认为经络是含线粒体腺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线路,腧穴是线粒体腺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点,当人体经穴受到针刺等刺激后,细胞内的线粒体腺三磷被激发,产生大量的ATP能量向细胞间隙冲击,使电流量增高产生电位差低电阻。这些能量激发其它细胞的能量引起连锁反应,特别是经线上含线粒体较多的细胞,产生经络的感传现象。
, 百拇医药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设想了循经感传的机制,为阐明经脉线形成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纵观以往经络研究,对经络组织结构多数学者倾向于与组织间隙与结缔组织、筋膜组织关系密切。这些组织中形成经脉线的机制还不甚清楚,在外周有哪些组织细胞、哪些神经肽参与,在中枢怎样形成的感知区,大脑皮层是否有独特神经元,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3.三级目标 即是从神经生物学、基因水平认识经络实质。经络的组织结构、作用通络、效应表现均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应重点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研究经络实质,它包括以下几个研究分支:

    (1)分子神经生物学方面: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经脉线上与神经细胞或神经有关的化学物质,如突触传递过程中的多级信使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功能,受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等。如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实验研究,在建立针刺信号循经传导的动物模型基础上,在“足三里”穴上下的经脉线上的皮肤内,持续微量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或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皆明显阻断了针刺效应,而注射到经旁则无明显的作用,表明经络活动与皮肤局部的植物神经受体有密切关系。
, 百拇医药
    (2)细胞神经生物学方面:是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研究与经脉线相关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研究经络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上相关细胞因子等化学信号分子及其受体的关系。研究者通过分析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经络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联系、经络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提出经络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网络状的结构和功能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各子系统均有其独立的结构、通路和功能,同时各子系统又纵横交叉,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结构、通路和功能,且互相影响、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信息和物质,并通过一定的转输形式到达一定的部位,发生特定的作用。这一观点为从细胞神经生物学角度深入研究经络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3)系统神经生物学方面:是以功能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络对人体各系统的调节机制,这是阐明针灸作用原理的必由之路,这方面研究将有效地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目前诸多针灸临床工作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4)发育神经生物学方面:是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探讨经络结构细胞间的识别与基因表达,经络通路的寻找与建立等问题。有研究者建议,根据针灸经络理论,可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不同穴位,不同刺激方法、频率和强度,导致有关组织基因转录的差异,以及时段的变化和因果关系;观察在治疗不同疾病和相应证方面的具体途径,将极大地增强对针灸经络现象认识的深化,丰富人类对生命学科的认识。

    (5)行为神经生物学方面:是在活着的完整动物上,应用行为学或心理学方法研究神经系统、经络系统与情感、学习记忆、睡眠等生物钟现象,并探索机体如何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等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百拇医药(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