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设问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风险警报
SFDA暂停注册报批
2005年末,因为安全性问题,SFDA一纸禁令停止了葛根素注射剂的注册报批。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再次以专题形式通报了葛根素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引发了业界对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注。
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周超凡提议注重对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的再评价。“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可能会毁了这个中国医药行业独有的剂型。”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中药界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
葛根素风波
“葛根素的问题是一个缩影,现在的企业只重视市场不重视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一出事这个产品就悬了。”一位研发单位人士说。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近两年葛根素在临床开始被广泛应用,2005年全国重点地区典型医院临床用药百位排序中,葛根素注射剂排在49位,用量比胃病常用西药泮托拉唑还大。
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报告也日趋增多。2月16日,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6年第1号药品安全警示信息,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严格掌握葛根素注射剂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监护,防止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随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迅速作出反应,公示葛根素注射剂能够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发生。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SFDA也要求对其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同时暂停对其注册报批。
据SFDA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频繁接到关于该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1006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共计30例,其中死亡11例;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有18例,其中8例死亡。
, 百拇医药
葛根素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一下子惹了这么大的麻烦?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叶文才一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药品本身成分的问题。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材产地和采摘时间的不同引起的成分变化很难控制,加上缺乏长期的临床观察,难免会产生不少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而且很可能的因素是,不是葛根素有效成分的问题,而是其他成分的问题。”
标准之争
据了解,面临安全性危机的不止葛根素一个产品,周超凡搜集到的数据显示,在近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10种中成药不良反应药品中,中药注射剂占6种。
有调查显示,对安全性问题的担心已经成为医生临床运用的最大障碍,日益增多的不良反应对企业销售的副作用越来越强。然而对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来源业界却始终存在一定的争议。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认为,各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是复方的,成分复杂,性质也不尽相同,从技术上来说不能清楚辨认成分,因此安全性无法确保。
, 百拇医药
据了解,在目前国家批准的109种中药注射剂中,属于复方制剂的有50种,占了将近一半以上。此前也曾有专家表示,现在已有国家标准的100多种中药注射剂中,由于药品标准颁布的时间不同,已有的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中不可避免地留下当年技术发展水平的烙印,因而水平参差不齐。除少量新药标准外,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还有待提高。
后来很多专家又把希望寄托在中药的指纹图谱上。据悉,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72种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但是,国家并没有强制推广,只是一个试行的办法,主要还是靠企业自身的质量监控意识,主动进行指纹图谱评价,加强质量控制。
不过杜文民认为,从质量标准上来说,国家和一些企业虽然正在借鉴西医的做法研究一种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但是这种技术应用在中药上很不成熟。因为中西医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不能作为公认的标准,即指纹图谱也不能很好控制成分的确定和质量标准,全面推广是不成熟也不现实的,需要完善。
, 百拇医药
中药西用问题多
中药注射剂特殊的身份也使其陷入临床应用的争议之中。
“本来是中药,却按照西药的方法在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叶文才说。
记者在采访一些临床医生后了解到,目前在临床上,“发烧用清开灵针,感染用双黄连粉针,心血管病用香丹针”,已经是包括中医和西医圈内不成文的法则。相当于将中医的热证与西医的感染性炎症划等号,但在临床上,这个等号并不完全成立,套用化学药研究模式的中药药理作用与客观层次的中药功能是有区别的。
甚至很多中医专家都指出,从药和证是否相符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是解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之谜的重要途径之一。
杜文民认为,中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已刻不容缓,“可以使用一些疗效好的西药的,就不要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一定要单独使用,不和其他的输液一起使用,而且要在15~30分钟内密切留意病人反应。”他说。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专家释疑
如何化解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危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杜文民提出三个方法:
一是研究提纯单一成分代替复方,有些品种单一成分的疗效和复方的疗效很接近,如穿心莲内酯注射剂,目前已经有企业在研究单方注射剂;
二是加强在选材和生产方面的质量标准建设。中药指纹图谱评价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是其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应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去推广和建立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三是建立一个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对安全性、药物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功能疗效等各个环节一一进行再评价,而且不仅是对每一个品种都进行再评价,每一个厂家也应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作再次评价。如此一来,指向性便很强,可及时找出产生问题的环节并修正问题,这样,引起质量问题和不良反应的不确定因素就可减少。
市场火爆
目前中药注射剂已成临床常用药的一种。从2005年1~6月份广州、成都、重庆三地医院中成药购进状况看,注射类产品占有主导地位。在三城市医院临床用中成药当中,医院中药用药品种前10位中均有6个以上中药注射剂品种,这是未来各企业研究开发的方向和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市场要闻版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5期, 百拇医药(陈国东 钟可芬)
SFDA暂停注册报批
2005年末,因为安全性问题,SFDA一纸禁令停止了葛根素注射剂的注册报批。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再次以专题形式通报了葛根素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引发了业界对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注。
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周超凡提议注重对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的再评价。“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可能会毁了这个中国医药行业独有的剂型。”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中药界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
葛根素风波
“葛根素的问题是一个缩影,现在的企业只重视市场不重视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一出事这个产品就悬了。”一位研发单位人士说。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近两年葛根素在临床开始被广泛应用,2005年全国重点地区典型医院临床用药百位排序中,葛根素注射剂排在49位,用量比胃病常用西药泮托拉唑还大。
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报告也日趋增多。2月16日,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6年第1号药品安全警示信息,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严格掌握葛根素注射剂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监护,防止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随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迅速作出反应,公示葛根素注射剂能够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发生。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SFDA也要求对其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同时暂停对其注册报批。
据SFDA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频繁接到关于该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1006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共计30例,其中死亡11例;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有18例,其中8例死亡。
, 百拇医药
葛根素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一下子惹了这么大的麻烦?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叶文才一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药品本身成分的问题。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材产地和采摘时间的不同引起的成分变化很难控制,加上缺乏长期的临床观察,难免会产生不少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而且很可能的因素是,不是葛根素有效成分的问题,而是其他成分的问题。”
标准之争
据了解,面临安全性危机的不止葛根素一个产品,周超凡搜集到的数据显示,在近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10种中成药不良反应药品中,中药注射剂占6种。
有调查显示,对安全性问题的担心已经成为医生临床运用的最大障碍,日益增多的不良反应对企业销售的副作用越来越强。然而对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来源业界却始终存在一定的争议。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认为,各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是复方的,成分复杂,性质也不尽相同,从技术上来说不能清楚辨认成分,因此安全性无法确保。
, 百拇医药
据了解,在目前国家批准的109种中药注射剂中,属于复方制剂的有50种,占了将近一半以上。此前也曾有专家表示,现在已有国家标准的100多种中药注射剂中,由于药品标准颁布的时间不同,已有的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中不可避免地留下当年技术发展水平的烙印,因而水平参差不齐。除少量新药标准外,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还有待提高。
后来很多专家又把希望寄托在中药的指纹图谱上。据悉,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72种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但是,国家并没有强制推广,只是一个试行的办法,主要还是靠企业自身的质量监控意识,主动进行指纹图谱评价,加强质量控制。
不过杜文民认为,从质量标准上来说,国家和一些企业虽然正在借鉴西医的做法研究一种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但是这种技术应用在中药上很不成熟。因为中西医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不能作为公认的标准,即指纹图谱也不能很好控制成分的确定和质量标准,全面推广是不成熟也不现实的,需要完善。
, 百拇医药
中药西用问题多
中药注射剂特殊的身份也使其陷入临床应用的争议之中。
“本来是中药,却按照西药的方法在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叶文才说。
记者在采访一些临床医生后了解到,目前在临床上,“发烧用清开灵针,感染用双黄连粉针,心血管病用香丹针”,已经是包括中医和西医圈内不成文的法则。相当于将中医的热证与西医的感染性炎症划等号,但在临床上,这个等号并不完全成立,套用化学药研究模式的中药药理作用与客观层次的中药功能是有区别的。
甚至很多中医专家都指出,从药和证是否相符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是解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之谜的重要途径之一。
杜文民认为,中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已刻不容缓,“可以使用一些疗效好的西药的,就不要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一定要单独使用,不和其他的输液一起使用,而且要在15~30分钟内密切留意病人反应。”他说。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专家释疑
如何化解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危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杜文民提出三个方法:
一是研究提纯单一成分代替复方,有些品种单一成分的疗效和复方的疗效很接近,如穿心莲内酯注射剂,目前已经有企业在研究单方注射剂;
二是加强在选材和生产方面的质量标准建设。中药指纹图谱评价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是其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应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去推广和建立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三是建立一个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对安全性、药物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功能疗效等各个环节一一进行再评价,而且不仅是对每一个品种都进行再评价,每一个厂家也应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作再次评价。如此一来,指向性便很强,可及时找出产生问题的环节并修正问题,这样,引起质量问题和不良反应的不确定因素就可减少。
市场火爆
目前中药注射剂已成临床常用药的一种。从2005年1~6月份广州、成都、重庆三地医院中成药购进状况看,注射类产品占有主导地位。在三城市医院临床用中成药当中,医院中药用药品种前10位中均有6个以上中药注射剂品种,这是未来各企业研究开发的方向和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市场要闻版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5期, 百拇医药(陈国东 钟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