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74623
社区首诊制 宝安率先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30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3.30
     有病先到家门口的社康中心(社区医疗机构)治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这种国家医疗改革推行的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将由深圳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日前,全国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研究基地在深圳宝安区挂牌,该社区公明街道成为此次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试点基地。

    ■试点成功后将成全国模板

    对这种被认为可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制度,国家卫生部和深圳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值得推广,但不能一刀切。规定社区首诊的劳务工合作医疗、加大社区卫生投入和保持社康中心比大医院便宜50%左右的人均门诊价格,这三项措施将促进该制度在深圳的探索推行。

    据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杨青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的少数大医院,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同时医保覆盖面较小,80%的农民和60%的城市居民看病还要自费。加上一些公立医院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趋利性较强,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全国居民继教育改革、房改之后,又一大关注热点。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是卫生部所力主的医疗改革模式,代表了新医改的方向之一。
, http://www.100md.com
    日前,国家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深圳市卫生局和宝安区政府主要领导齐集宝安,宝安区正式挂牌成为“国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社区防治适宜技术实验研究基地”。

    作为全国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研究基地,卫生部对该基地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国家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医院协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等专家组成的顾问小组,宝安区也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专家小组。上述专家组将定期对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尝试做分析研究,寻找可以向全国推广的有效方法。

    据宝安区副区长陈广源介绍,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已经覆盖全区,为该区被定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试点基地提供了基础。他表示,该基地将就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构建两级卫生服务体系等全国医疗改革面临的普遍问题进行试点探索。其中试行社区首诊制和双蜃镏剖亲钪匾氖缘阒弧?br>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宝安区如果试点探索成功,将成为全国未来5~10年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模板。
, 百拇医药
    ■引导市民支持“首诊制”

    一些社康中心无法刷卡享受医疗保险、对大医院习惯性的信任,导致一些市民对社区首诊制暂时持观望态度。有病先在社区看,是不是说以后看病必须首先到社康中心呢?

    对此,杨青表示,首诊制不搞一刀切,不会强制购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市民到社康中心首诊。只能通过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廉价的医疗费用,引导市民小病先在社区看。

    深圳市卫生局长江捍平也表示,将通过多项措施降低社康中心的看病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市民支持首诊制。他表示,目前深圳社康中心医疗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98%,市民可以在多数社康中心刷卡享受医保,同时卫生部门也正在与社保部门研究,希望逐渐将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社康中心。

    ■推行面临两大难点

    事实上,目前推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存在以下障碍:
, http://www.100md.com
    ——部分社康中心不能刷医保卡。“有的社康中心还无法刷医保卡享受医疗保险,一想到要自费,我肯定还是会选择大医院,”住在益田村附近的张大妈说。

    深圳市社保中心医保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许多非劳务工、持有社保卡的市民,因为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已经习惯了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如果突然改成了必须要先进社康中心,一些社康中心无法使用医保卡将成为社区首诊的瓶颈。

    ——医疗服务质量市民仍有担心。

    一些社康中心医疗质量暂时与大医院有差距,也让一些市民在首诊时仍选择大医院。

    “毕竟感觉这里不是传统概念中的医院,医生也没大医院那么多,对医疗质量总有些担心,”住在景田的陈先生说。在宝安前进路、上川路、创业路等地的一些市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80%的人都表示,对社康中心治疗质量的担心,是让他们选择大医院看病的一大原因。
, 百拇医药
    深圳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的这种心理是长期就医习惯造成的,也与以往对社区卫生投入不够有一定关系,这也成为实行“转诊制”最大的难点之一。

    ■三大措施推进社区首诊制

    业内人士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保证社区首诊得以有效推行。

    ——大力推行劳务工合作医疗。

    杨青认为,目前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只是处于探索阶段,把试点放在深圳宝安是因为深圳市是一个外来劳务工密集的城市,而且深圳有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有实现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良好基础。

    江捍平解释说,虽然首诊制和转诊制在深圳推行仍有困难,但是劳务工这部分人群已经实现了首诊制和转诊制。据悉,深圳的劳务工合作医疗方案中规定,根据“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原则,参加方案的企业将就近选择一家劳务工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作为就医点,所属劳务工只能在相应就医点门诊就医,到其它医疗机构就医需要办理转诊手续(急诊抢救除外)。
, http://www.100md.com
    据江捍平介绍:“社区首诊制非常适用于劳务工,在深圳宝安推行有可以操作的土壤。”他表示,不久前的调查显示,深圳劳务工发病率居前十位的疾病中,前四位的疾病占到所有疾病的92%,基本上都是感冒、消化道疾病、肺部炎症和女性生殖器官感染。而这几种病在社康中心已经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劳务工合作医疗规定社区首诊完全合适。大力推行劳务工合作医疗可以作为在深圳试行社区首诊的一种尝试。

    ——加大社区卫生投入和建设。

    针对市民对社康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信任度不足的问题,江捍平表示,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资源占全市医疗机构资源的25%,而社区医疗机构处理的门诊、急诊量占到全市的30%,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值得信任的,是有能力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

    他认为,社康中心留不住人才,是社康中心医疗水平难以保证的一个原因。对此,今年市卫生局将为每个社康中心配备5个以上的正式编制,并与人事部门商讨解决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职称问题的措施。
, http://www.100md.com
    同时,深圳还将加大对社区卫生的投入力度和建设速度。全市每启动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将投入60万元启动资金,每年还按照服务过的居民人数补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元/人的维持经费。

    ——社康中心人均收费便宜一半。

    社康中心比大医院低廉的收费成为推行社区首诊制的又一优势。江捍平介绍,据统计,目前大医院每月的人均门诊费用是138元,而社康中心每月的人均门诊费用才55元,参加了劳务工合作医疗的劳务工才48元,而且报销率达到70%,在社康中心的消费远远低于大医院。

    文/宋元晖

    ■相关链接:全国政协委员热评“深圳社区首诊制”

    这是个很好的做法,这个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深圳在这方面率先进行探索值得肯定。如果能真正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那么这个试点就算成功了,将来可以在全国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 朱庆生

    社康中心成功的关键是,需要很多的配套设施跟上。现在许多城市也有很多的社区医院,往往只有一个小房间,检查设施很落后,药品也不全,可能有个病需要看10次,但去大医院可能一次就治好了。此外,社康中心医生的业务水平也很重要,这里的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而我国现在非常缺乏全科医生,目前全国只有6000人左右,而社会的需求量是10万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方廷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