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1010775
“总觉得不公正”是偏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3日 《健康时报》 2006.04.03
     在生活中,小丽总是觉得别人对她“不公正”,例如老板给同事安排了一些“油水”多的工作,她会质问老板:“为何这个差事给别人不给我?”认为领导偏心;下班晚了见家人都吃过了,她就责备婆婆故意给她吃冷饭,气得婆婆血压直线上升;前不久她因为妇科病住院,从进病房的那天起,她就不停地抱怨医生护士这不对那不好,不停地因为各种小事到医务科投诉,医生耐心的解释她听不进去,弄得大家一见她就头疼。在颇有攻击性的背后,小丽经常觉得伤心和委屈。

    在外人看来会觉得小丽“这种人很难缠”,大家很容易被她敌对的态度激怒,小丽的“抗争”与申辩本意是为了得到接纳和爱护,但客观效果却总是适得其反,原因是什么呢?

    在给她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原来她有着不快乐的童年,五岁时随着弟弟的出生,重男轻女的父母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弟弟身上,从此她在家中感到备受冷落,甚至曾一度被送到乡下的姥姥家抚养,若是姐弟俩闹了矛盾,不论谁是谁非,父母批评的一定不是弟弟而是她。她经常激动地和父母争辩,尽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说弟弟的不对,但父母却从不听她的,伤心、委屈和反抗伴随了她几乎整个的童年。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丽的人格具有偏执和自恋的特点,由于童年曾经在父母那里遭受忽视和不公平对待,使得她在潜意识中形成了对世界的一系列消极的假设,假设自己是被别人忽视冷落和遭受不公平对待,于是她总是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证据”,而对于相反的证据又会视而不见,还会按照她内心歪曲的“心理现实”对别人做出反应,表现为如同小时候在父母面前抗争一样,想通过抱怨和申诉来唤起别人的重视和关爱,可是她敌对的态度反而会使别人对她不好,从而“重演”她童年被父母惩罚的经历,在小丽的心中再次“重温”童年曾经很熟悉的伤心和委屈。这个心理机制,在精神分析里称为“投射认同”。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的某个熟人是这样的人,当你不得不面对他给你“找麻烦”时,希望你尝试去理解他,他也许并非不可理喻,他只是在用有问题的方式呼唤着被接纳、重视和理解,而你对他包容的态度本身也许就是有“治疗性作用”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