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103
“的哥”开讲的MBA课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39期(总第2293期 2006.04.05)
     网络不只属于娱乐。最近,一篇题为《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的博客创造了网络点击新纪录:在一位微软中国公司部门经理搭乘的的士上,一个快乐的上海的哥以其过人的智慧和管理思维给搭乘者“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这个写在博客里的真实故事在几天内被众多网站转载,截止3月24日下午,仅原载博客的阅读量就达到了2.7万人次。

    这位出租司机今年42岁,在上海一家出租车公司工作。在多数出租车司机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情况下,他的月收入竟然达到8000元,因此,他被称为“神奇的哥”。3月17日,这位司机接受那位经理的邀请,前往微软公司为微软的50多名员工“上了一堂课”,45分钟里,演讲被掌声打断8次。

    在一些人眼里,这位司机不像是在开车,更像是在经营一项事业。他是司机,同时还扮演成本核算师、统计员、会计师、风险评估师的角色。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法
, http://www.100md.com
    这位的哥在开车中透出的管理思维令很多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成本不能按公里算,应该按时间算”。他从计价器中研究一天的详细记录,“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乘客上车后,10元起步价大概需要10分钟。也就是说,我每做10元生意需要花17分钟的成本”。根据核算,“20元到50元之间的生意,性价比最高”。他还通过挑选行车路线,判断客人身份等方式主动选择载客。此外,他十分注意收听电台广播,特别留心市内举办的商业交易会等活动。

    这里笔者很自然联想到一则幽默:“你可以教会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只要教它学会说供给和需求。”这则幽默是想说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像常识一样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理解、接受了概念的人未必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简单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往往被管理者和决策者们忽视。其实,对“神奇的哥”的追捧,正折射出人们对于经济思维理解的片面化,2.7万点击率背后的潜台词是“一个车夫哪会懂什么经济学理论”。

    事实上,最早的经济学著作《经济论》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在管理家庭农场中经验与体会的记录。而“经济”这个词汇原意就是“对家庭事务的管理,特别是指对家庭收入的管理。”
, 百拇医药
    当然,经济学过于理论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很多管理者眼里,经济学看上去讲得头头是道,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第一,一个人是否成功或发财与经济学毫无关系;第二,企业成功与否和老板是否学过经济学也没关系;第三,经济学理论也不能兴邦治国。

    那么,经济学对于管理和决策有什么用呢?

    在EMBA的基础课程里有一门管理经济学课程,很多老总觉得学起来相当困难和枯燥。因为要在他们的“成功方程式”之外重构一种思维框架,的确是一次对心智的挑战。

    其实,经济学并不为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告诉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神奇的哥”的神奇不在于他在收入上的鹤立鸡群,而在于他懂得在燃油涨价、竞争激烈等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利用经济学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在一个企业没有做大前,学习与否没什么关系,‘跟着感觉走’就是了。但当企业做大时,必须学点经济学。学习经济学不一定能帮你做出正确决策,但起码可以让你少犯常识性错误。”正如管理经济学教材的开篇中提到,学生问:“我们会用到这门课程里所学的东西吗?”教授答:“如果你的职业生涯成功的话,那么肯定会用到!”
, http://www.100md.com
    事业态度=人生态度

    把这样一个等式摆上桌面,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小题大做。但是“神奇的哥”的故事否定了这种轻视。

    “神奇的哥”自称是“快乐车夫”。他说,外在环境是不能改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因此,他遇到红灯的时候就把心情放松,“放一粒五香豆到嘴里,看看街景,有时感觉就像自己在开私家车兜风”。他最得意的一点是自己与乘客之间的“良好互动”:“乘我车的客人,多数都和我聊得很愉快,往往奇怪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很珍惜和乘客之间的20分钟缘分。”17年的的哥生涯,令他拥有了一批“回头客”,他们常常包租,给的哥带来不菲的收入。

    这位的哥对事业的态度证明了西方管理学中的理论:“人是把工作视为娱乐、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在工作中能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希望自己的工作取得成功并因此愿意贡献丰富的想象力、智慧和创造力。”他同时也解释了一个经济学误解,例如,把人的目标定义为收入最大化或把企业的目标定义为利润最大化。其实经济学所说的最大化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如果仅仅把人的目标设定为收入的一元函数,其结果往往是:人生并不幸福。只有把人的目标设定为包括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在内的多元函数,人才会幸福。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把经济学称为“使人生幸福的学问”。
, 百拇医药
    的哥的事业态度再次证明:态度决定一切,性格决定命运。企业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管理者对待事业的态度和员工对待事业的态度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进一步讲,一个企业的成功会带来企业中很多个人的成功,个人的成功又是企业成功的一部分。而成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牺牲”为代价的,另一种则以“满足”为代价。但现实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后者,但通常大多数人都做了前者。

    所以有经济学家提醒,对于很多企业家而言,最需要的还不是知识,而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许多企业家的失败不在知识上,而是在人生态度上,如“大跃进心态”的冒进、对待员工“周扒皮”式做法、成功之后“不知自己姓什么”的心态等等。有很多企业家,往往只有事业的成功,而没有人格的成功。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9期, 百拇医药(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