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病因病机学 > 第三篇 病机
编号:10962344
第十三章 第二节 心与小肠病机
http://www.100md.com 《中医病因病机学》
     心则包括主神明的心和主血脉的心,后者位居胸中,在左乳下之虚里,即《内经》所谓"其动应衣,候宗气者也,"心在五脏六腑之中居于主宰地位。所以,《灵枢?师传篇》说:"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由于心是生命的根本,神明的处舍,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张景岳《类经》则谓:"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

    心包襄护于心脏之外,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由于外邪侵入心脏往往山浅入深而首先侵犯心包 故有心包代心受邪之说 《灵枢?邪客》所说"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即是此意。其实心包和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有些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小肠位于腹中,《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它,化物出焉"。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作用,与脾主运化的功能是一致的。所以它与脾胃系统有密切关系。但因心与小肠有经络相通,小肠须藉心火温煦,才能泌别清浊,故而心与小肠有脏腑相合的表里关系,并由此而归属于心脏系统。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循行于面部、两颧、前胸、左乳下、上臂内侧、手心等部位。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循行于小指尺侧端,上肢外侧、肩胛部、颊郁、颧部、两毗角、目下眶、耳中等处。心和小肠发生病变,上述经络循行部位多可出现相应证候。所以,心经、小肠经也就成为本系统的组成部分。 脉是血行的隧道,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故《素问?五脏生成腑》说:"心之合,脉也"。《阴阳应象大论》说:"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六节脏象论》则谓:"心……其充在血脉"。不言而喻,脉是心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心在窍为舌"。舌体虽与五脏均有联系,但与心的关系更为密切。,心的气血上荣于舌,以保证舌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的病理变化每能反映心脏的寒热盛衰,故谓舌为心之苗窍。 心的生理功能,大要有二,一主血脉,二主神明。心主血脉,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通中循环不息,运行全身的作用。心是而行的动力,脉是血行的隧道。在推动血液的循环运行方面,心与脉是相互合作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心。所以,心主血脉,是对心在血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概括。《灵枢,决气》说:"膜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津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心主血,汗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类,故有汗为心液之说。由此可知,心主汗液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联系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均由心所支配。《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