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壮族 > 《壮医学史》
编号:10962139
第五章 第十节 名医的涌现(2)
http://www.100md.com 《壮医学史》
     周棣华,清代建乡萃英村人。精通医术,光绪二十八年疠疫流行,周救活多人,八十四岁寿终。[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

    阎铭校,清代全县西边人。精通医术,八十一岁而终。[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

    黄庆业(1870~1945年),清代广西龙州县金龙敢村百沙屯人。17岁拜赵方兰为师学医习举,8年后辞师回乡,以医为业,善长跌打正骨。行医两年即被县府抓丁,任随军医官,一去15年。后再度从师赵方兰,医技日精,用当地草药治病,深受欢迎。子孙继承祖师医技,擅治跌打骨伤,喜用壮药,远近闻名。(龙州县卫生局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办公室提供)

    文运昭,字济盛,清代广西兴安县人。父亲早逝,母亲管教严厉,学习勤奋,后遵母命弃学业医,每遇穷人便资助予药,不图回报。[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兴安县志》]

    李欢光,清代广西桂平人。为当地名医。[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浔州府志》]
, 百拇医药
    周景焕,清代乐昌桥甘村人。医术精湛,擅长针刺疗法,有起死回生之术,被当地誉为"活菩萨"。[民国四年(1915年)《武鸣县志》]

    黄周,字达成,清代高田乡人。天性聪明敏锐,精通医学,著有《灵素内经体用精蕴》、《新法要义》、《剩稿汇编》、《医学撮要》,刊行于世。[民国二十

    五年(1936年)《阳朔县志》]

    谢济东,清代万乡桥渡村人。精通医理,善于著书做诗,著有《适园诗抄》、《脉理素精》。[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

    谭祚延,号寿丞,清代象县人。自幼习医,中年迁居广州,后到澳门镜湖医院研究西法治疗,意欲沟通中外医术,著有《四诊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象县志》]

    甘庸德,字元夫,另一字玉山,人称"一剂先生",清代广西平南县人。从小读书,记性特好,过日不忘,甚得塾师器重。在暇余之时偷看岐黄之书,故善太素脉经,深得刘河间、朱丹溪医中之意,然不执古方。自炼药丸,以朱砂为衣,如绿豆形,常能起九死而俱生。著有《药性赋》、《锡葫芦赋》、《药王游猎赋》。然而其辟正群医之作及各种秘方,只传亲生子孙,外人不得而知。[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平南县志》]
, 百拇医药
    程士超,号上达,清代军陵里竹山塘村人。禀性灵敏,自幼诵读经书无数,并能领会。因家境贫寒不能进考举人,便潜心学习艺术,四处云游,后遇名医星洲,即从之学医,并参考张介宾、薛立斋之言,善治外淫内伤之疾。曾随清军及洪秀全起义之军从医。著有《星洲实录》,将其平日经验诸方收录其中。[民国九年(1920年)《桂平县志》]

    蒋励常,字岳麓,清代广西全州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举人,任融县训导,喜好修心养性之术,著有《蒙养编》、《十室遗语》、《医学纂要》等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屈遵德,字明古,清代辣刘村人。乾隆丙午年中举人,任宜山县教谕。精通经术,旁通诸子百家,尤精岐黄之术,著有《医门心镜》。[民国十三年(1924年)《永淳县志》]

    梁廉夫,字子材,清代城厢人。博学品端,乐行善事,招收门徒中多有知名之士。历任灵川县教谕、百色厅学正、南宁府教授。后解组归里,苦读史书,尤精岐黄,老而不倦,著有《不知医必要》、《潜斋吟》、《见闻录》,享年八十四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贵县志》]
, 百拇医药
    程尹扬,清代军陵里官河村人。精通医术,古今方术无所不窥,医技甚精,著《验方》、《朱批人身脏腑脉络全图》,享年七十一岁。[民国九年(1920年)《桂平县志》]

    周庆扬,清代北乡人。精通岐黄之术,远近闻名,不收诊金。当地曾疫症盛行,周救活患者无数。著有《急症良方》(已失传)。[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恭城县志》]

    龚振家,字香山,清代郭西里桐岭村人。精通岐黄之术。著《医书撮要》,梁廉夫为之作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贵县志》]

    赵廷桢,号松涛,清代永宁州人。凡星象堪舆诸学,靡不通晓,尤其精通岐黄之术。凡遇病者家贫无力,便为之免费医治。著有《至善剂》。[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永宁州志》]

    唐征濂,字慕周,清代灌阳县人。自幼精通岐黄之术,每遇逆症手到病除,人称"唐半仙"。曾在当地驻军疠疫流行之时,依方制药,煮以巨釜,军中遍饮,活人无数。对于贫穷患者,不收诊金,还赠之以药。著有《各仲奇方》。[民国三年(1914年)《灌阳县志》]
, 百拇医药
    黄道章,字东初,清代广西桂平县人。自幼攻读医书,脉学效法李濒湖,治法崇尚张介宾,每切脉辄能细数病源,确定治法。于内伤、虚痨、外伤、金疮各症尤见专长,平生治案颇多,有《家传验方集》。[民国九年(1920年)《桂平县志》]

    周启烈,清代广西六都江头洲人。精通医术,著有《选择慎用》、《行文口诀》、《续方书撮要》、《方脉秘传》。[民国十八年(1929年)《灵川县志》]

    龚彭寿(1820~1926年),字介眉,清代贵县桐岭村人。为清代学生,旁通岐黄、卜巫之术。晚年著五万余字之《医学粗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贵县志》]

    路顺德,清代融县古鼎村人。为清朝举人,精晓医学,著有《治蛊新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融县志》]

    唐式谷,清代全县长乡新鲁村人。为当地名医,擅长外科,著有《医学初步》、《外科手法》、《心法》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
, http://www.100md.com
    唐锡祀,清代全县建乡人。精通医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疠疫流行,救活数百人,资助贫穷者,不图回报。著有《医科备要》、《养元居诗草》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

    蒋励惺,清代全县万乡龙水村人。因自幼多病而成良医,著有《惺斋医案》。[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志》]

    王振秩,宇慎五,号叙斋,清代灌阳县江口人。秉性正直,乐于施舍,擅长医术,著有《医案秘要》。[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灌阳县志》]

    陆兰溪,清代桂平县上秀里南乔村人。博学精医,专长温补,属李东垣派,著有《兰溪医案》。[民国九年(1920年)《桂平县志》]

    王少卿,清代隆山县人。承其祖传医术,行医二十余年,将其临症用药经验汇集著成《临症经验医案选录》。[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隆山县志》]
, http://www.100md.com
    区景荣,字心安,清代龙津县人。性格善良敦厚,从名师学习中医,学成悬壶粤巾,后回乡里行医,无论深夜风雨贫富,均随时赴治,诊资多少不计,遇贫穷者不收诊费,且赠予药,受人敬重。著有《心安医话》。[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龙津县志》]

    黄德仁,字北溪,清代浔州府人。擅长拳术和医术,患者有请必至,甚至送药,救活患者无数。[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浔州府志》]

    黄朴初,字弥厚,清代广西桂平县上秀里南乔村人。用药平稳缓和,疗效甚佳。[民国九年(1920年)《桂平县志》]

    赵振准,清代广西兴安县箭楼人。精通医术,活人无数,乐善好施。[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兴安县志》]

    韦本初(1865-1943年),广西桂平县金田乡李村人。自幼爱好医药,二十一岁任三等军医佐,随军至广东罗浮山寺临时救伤医院工作。擅长伤科,尤其精通草药制剂,创制伤科药供部队使用。先后在陆荣廷、李宗仁部下任一等军医兼总司令部军医医院院长等职,曾任李宗仁私人医生,颇为李宗仁、白祟禧所器重。(《广西医疗卫生志史料通讯》)
, http://www.100md.com
    陈绍良,民国时广西武宣县禄仁村人。平生精通医术,四十岁那年得到江西道人传授的脉诀,能够预知三年后的病情,治好不少本地人的疾病。他的医术传授给多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武宣县志》]

    欧阳绍庭,民国时龙津县黎匠村人。书生出身、用上等的药物在乡里行医,他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凡是有人向他求取药材的,他一定亲临病人家,详细诊察,然后给予药物治疗,确实是一位良医。[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龙津县志》]

    颜德荣,民国时龙津县白沙街人。出身农家。掌握民间医药知识,尤其精通外科。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不以自己的医术来获取个人的私利。颜德荣除懂医外,还掌握拳术。本地喜欢习练拳术、健身却病的人,大多是他的学生。[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龙津县志》]

    黎东旭,字旦庭,号史堂,民国时思东县板祥村人。书生出身。他的父亲聪明,懂得医药,掌握清代名医陈修园的诊疗方法,医术高明。黎东旭先生博通经史,并从父习医。他的医术在当地也甚闻名,常常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有人问他:"您的医术能治好重病,是通过什么途径而达到这个水平的?"他就回答:"我的医术是从四书五经里得来的,以此可以给人治病,也可以提高学识。"由于家道贫穷,未能捞取功名,先生只好以医为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思东县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