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6年第4期
编号:10963360
脑力疲劳评定方法现状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睡眠剥夺,,脑力疲劳;评定方法;睡眠剥夺,0引言,1脑力疲劳医学模型的构建,2脑力疲劳的评定方法,3展望,【参考文献】
     【关键词】 脑力疲劳;评定方法;睡眠剥夺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军队武器系统的更新以及夜视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对作战部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必须具备24 h全天候的机动和作战能力. 要求在战时特殊环境下,指战员必须克服睡眠缺失、紧张焦虑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负面影响,在规定的时限内,随时以本人的最高技能标准投入战斗. 尽管目前的军事作业中由于广泛地采用机械化、智能化设备而使体力劳动的比例日趋减少,可是,脑力劳动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抗脑力疲劳对人体生理心理功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延长指战员的有效作战时间,已成为现代军事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而此课题的起点就是如何构造脑力疲劳的医学模型和如何量化脑力疲劳.

     1脑力疲劳医学模型的构建

    脑力疲劳指的是一种缺乏动机与警觉的主观感觉,其主要表现为头脑昏沉,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困难,健忘,欲望降低,工作绩效下降且易出差错等. 仔细分析此定义可以看出,它只是脑力疲劳的一种描述性定义,仅从心理层面和工作绩效上对其进行了描述,并没有揭示其本质. 实际上,为了准确把握和理解脑力疲劳的概念应在四个层面上加以考虑. 首先从工作绩效的表现,或操作层面讲,脑力疲劳会导致工作绩效的降低,操作水平的下降. 第二从心理层面上讲,个体具有明显的主观疲劳感,表现为缺乏动机,头脑昏沉,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困难,健忘等. 第三从生理层面讲,个体的内稳态系统遭到破坏,产生多种不良生理表现,如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中α和θ波的增加,β波的减少. 第四个层面就是抛开脑力疲劳的各种外在的、心理的和生理的表现,直接去探究脑力疲劳的发生机制. 换言之,前三个层面讲的是现象,第四个层面讲的是机制.

    在脑力疲劳的研究中,尽管前人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离彻底揭示脑力疲劳的发生机理还很遥远,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脑力疲劳前三个层面的研究. 脑力疲劳研究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脑力疲劳医学模型的建立. 之所以困难其原因有: ① 导致脑力疲劳发生的影响因素过多;② 以正常健康的人为对象的实验研究不能对人造成不可逆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更不能危及被试的生命;③ 由于动物不能同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无法反映脑力疲劳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观疲劳感,因此,脑力疲劳的研究不能选择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鉴于上述原因,脑力疲劳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若以正常人为对象的脑力疲劳研究过分地拘泥于各种影响因素,脑力疲劳将会变得无法研究. 在此情况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