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964691
慢性病流行状况、趋势与误区
http://www.100md.com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5年第4期
     1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所(武汉,430022)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430030)

    摘要 目前,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与伤残原因,全世界个人、家庭与社会受到慢性病威胁不断增长,成百万人因慢性病过早死亡或遭受痛苦,慢性病不断增长是导致贫穷的一个不可估量的原因,同时也阻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制止慢性病的全球流行。阐述了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的主要观点,回顾了全球慢性病流行状况及疾病负担,描绘了慢性病未来10年里发展趋势,澄清了慢性病长期形成的误区。

    关键词 慢性病 流行特征 疾病负担

    2005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题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同时,也发表了《全球死亡与疾病负担的重新评估,2002~2030》的技术报告。

    在这些报告中回顾了全球性、地区性与巴西、加拿大、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及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慢性病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阐述了慢性病与贫穷的关系,阐明了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全球目标[1]。

    报告用事实澄清了由于全球不重视而导致关于心脏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病长期形成的误区,从而给许许多多的人在减少死亡、改善生命质量提供了实用性的意见,指明了未来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发展之路。

    报告还提供了关于慢性病经济影响的新预测,并指出对公共卫生及受影响的社会和经济体而言,形势非常严重,而且据预测,代价还将增长,不采取行动的代价是明显和不能接受的。

    在报告中,WHO呼吁积极开展行动来阻止与逆转慢性病的增长威胁,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干预指南,并对那些针对不断增长的慢性病流行而积极采用这些干预的国家提供实际性支持。

    1 慢性病现状与趋势

    据WHO估计,2005年,全球有5 800万人死亡,其中,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30%,伤害占9%,心血管疾病占30%,恶性肿瘤占13%,慢性呼吸性疾病占7%,糖尿病占2%,其他慢性病占9%。慢性病是导致全球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2]。

    2005年,慢性病夺去了3 500万人的生命,包括许多年轻人与中年人,慢性病的死亡数是全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总和的两倍。8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1/2的死亡发生在妇女。

    2005年低收入国家总死亡人数为2 8807万,慢性病死亡为1 2314万人,占总死亡的43%,其中心血管疾病占23%,恶性肿瘤占7%,慢性呼吸性疾病占5%,糖尿病占1%,其他慢性病占7%。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48%,伤害占9%。

    2005年中低收入国家总死亡人数为1 7749万,慢性病死亡为1 3233万人,占总死亡的75%,其中心血管疾病占37%,恶性肿瘤占16%,慢性呼吸性疾病占11%,糖尿病占2%,其他慢性病占9%。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14%,伤害为11%[3]。

    2005年中高收入国家总死亡人数为3570万,慢性病死亡为2731万人,占总死亡的76%,其中心血管疾病占36%,恶性肿瘤占17%,慢性呼吸性疾病占6%,糖尿病占5%,其他慢性病占12%。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14%,伤害为10%。

    2005年高收入国家总死亡人数为8140万,慢性病死亡为7127万人,占总死亡的87%,其中心血管疾病占38%,恶性肿瘤占26%,慢性呼吸性疾病占6%,糖尿病占3%,其他慢性病占14%。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7%,伤害为6%。

    2005年中国总死亡人数为9427万,慢性病死亡为7471万人,占总死亡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33%,恶性肿瘤占20%,慢性呼吸性疾病占17%,糖尿病占1%,其他慢性病占8%。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10%,伤害为11%[4]。

    如果不采取积极的行动,WHO预计,在2005~2015未来10年里,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将增长17%,全球将有388亿人死于慢性病。其中,低收入国家将有137亿人死于慢性病,这些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将降低4%,慢性病死亡增长20%,糖尿病死亡增长39%;中低收入国家将有144亿人死于慢性病,这些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将增长2%,慢性病死亡增长15%,糖尿病死亡增长48%;中高收入国家将有3 100万人死于慢性病,这些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将降低7%,慢性病死亡增长21%,糖尿病死亡增长80%;高收入国家将有7 600万人死于慢性病,这些国家的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将增长01%,慢性病死亡增长11%,糖尿病死亡增长53%[5]。

    中国将有8 000万人死于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将增长2%,慢性病死亡增长19%,糖尿病死亡增长50%。

    2 慢性病10大误区

    误区1,慢性病绝大部分发生在高收入国家。事实上,超过4/5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据世界银行披露,全球慢性病死亡分

    布为高收入国家占20%,低收入国家占35%,中低收入国家占37%,中高收入国家占8%。

    误区2,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该在控制了传染性疾病以后再来处理慢性病。而实际上,这些国家正处于新老公共卫生问题的双重挑战,他们将继续开展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但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城市地区面临慢性病危险因素与死亡快速增长的威胁。

    误区3,许多人认为慢性病主要影响富人。但事实是,至少在发达国家穷人却更多地遭受慢性病的威胁,更多的贫困人口死于慢性病。此外,慢性病可以导致持续的经济负担,使个人与家庭致穷。

    误区4,通常认为慢性病主要影响老人。但据报道,几乎1/2的慢性病至使低于70岁人的早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年人特别容易遭受慢性病袭击,在这些国家的人患慢性病趋向年轻化,并且比高收入国家的人们经历更长的可预防的并发症,且更加早死[6]。

    误区5,通常认为主要慢性病,特别是心脏病主要影响男人。而事实上,慢性病包括心脏病对男女性的影响几乎是相同的。

    误区6,许多人认为,一些人患慢性病是由于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患病只能归结于他们自己。事实上,只有当每个个体具有公平获得健康生命的权利并拥有健康选择时,才可能达到全部的健康效果。特别是孩子,他们不能选择居住的环境和饮食,暴露被动吸烟之中,他们也没有能力了解长期行为的后果。穷人同样受限于他们的食品、生活状态及获得教育和医疗的权利。

    误区7,许多人采取悲观的态度,认为不管怎样都不可能做一些对慢性病控制有益的事。而实际上,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已知的,如果这些主要危险因素被消除,至少可以预防80%的心脏病、脑卒中、Ⅱ型糖尿病及超过4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7]。

    误区8,许多人认为,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开展慢性病预防的费用很高,几乎没有可行性。而实际上,对于世界所有国家包括撒哈拉地区来说,一系列的慢性病干预是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且许多方案在实施时也是非常低廉的。

    另一些误区是由于有真实的内核而产生的,因为他们建立在真的基础上,以至在许多与顽固的误区中都有似似而非的影子。

    误区9,“我的父亲吸烟严重,但活到了96岁”。在任何人群中总有某些不能被大多数典型模式所证实的现象,对于慢性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有些人具有很多慢性病危险因素,但依然生活得健康和长寿;二是有些人没有或很少有慢性病危险因素,但依然患上慢性病,或者在年轻时就死于慢性病并发症。这些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但很罕见,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可追踪到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消除这些危险因素而获得预防与控制。

    误区10,死亡都会有死因。但死亡不应该是迁延、痛苦或是早死,许多慢性病并不导致突然死亡,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日益加剧的疾病与虚弱,特别是疾病得不到正确处理时更是如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非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避免的。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帮助人们更加健康与长寿。

    参考文献

    1 WHO.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 vital investment: WHO global report. Geneva: WHO, 2005:13

    2 WHO. Updated projections of global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2002-2030: data sources, methods and results. Colin D. Mathers, Dejan loncar evidence and information for policy working paper evidence and information for polic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WHO, 2005:10

    3 WHO Global Infobase Team. The SuRF Report 2. Surveillance of chronic disease risk factors: country-level data and comparable estimates. Geneva: WHO, 2005:77

    4 Shibuya K et al. Intern J Cancer,2005,117(3):476-485

    5 Korenromp EB. Lancet Infect Dis,2003 3(6):349-358

    6 Ezzati M. Tobacco Control,2000, 13(4):388-395

    7 Ezzati M et al.Lancet,2003,362(9387):847-852, 百拇医药(段纪俊 施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