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3期
编号:10966313
以科学发展观看我国医学科学的现状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
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重大进步,2当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以科学发展观部署医学科学研究的全盘工作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重大进步

    解放以来,中国社会经过两次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构成了3种不同的社会模式。 1949年解放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到2002年十六大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六大以来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种模式下,领导方式和社会实践结果都是不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不断地搞运动,每次运动都要一分为二,不断地从自己队伍里分出去一部分人作为“敌人”或跟“敌人”跑而犯了错误的人。结果是队伍越分越小,天下大乱,科学研究工作受到极大破坏,科技人员受到极大打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确立后,克服了不断搞运动的弊政,集中全国人民的精力搞经济建设,取得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一味抓经济建设,抓GDP的增长值,也出现了偏颇,这就是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别。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吸取了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正反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吸取了国外成功与失败的理论与实践,非常及时地提出来的建国指导思想,对今后中国的发展将具有决定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解放后,长期以来,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我们经常违背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马克思是非常关心人,爱护人的;马克思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鼓励个人才能的发挥;马克思呼吁要把人从生产桎梏中和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不只是“人民”的总概念,而是具体到每一个“人”。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强调人文精神、人本主义,大讲人道、人性、人情、人权。我们却一开始就把资产阶级看作是敌人,“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因此,我们不提人文精神、人本主义,不断批判“人道主义”、“人性论”,把富有“人情味”的戏剧长期禁演,避谈“人权”,几乎到了“谈人色变”的程度。现在好了,党中央正式提出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精神,倡导“人道”、“人性”、“人情”、“人权”。

    以上指导思想的进步,对我们医学界来说,是感到无比亲切的。中国古代,历来主张“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