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4312
让生命责任引领成长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4日 《中国妇女报》 2006.04.24
     性开放的浪潮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以荷兰、瑞典等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成功地降低了青少年怀孕率。他们采取了三大措施:(1)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2)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3)流产合法化。荷兰从小学就开始给男孩女孩讲解避孕知识,几年前该国首脑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国家基本杜绝了少女怀孕的问题。”荷兰每千名年龄为15~19岁少年中仅有5人怀孕,据说是世界上最低的。荷兰的经验是:社会大众对性和避孕态度开放;有效的正式和非正式性教育;社会接受青少年的性行为;不同性别之间善于沟通;青少年容易得到不受歧视的各种帮助;家庭医生在性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句话,开展性教育运动是必由之路。

    青少年怀孕问题也毫不留情地席卷到了我国广大青少年人口身上。

    近年来到医院做人流的未婚少女明显增多,其中有不少为中学生。在广州某医院妇产科,18岁以下的少女到医院做引产手术的每年以1%至2%的速度递增。导致中学生走到堕胎这条路最大祸首是避孕常识的缺乏。既然如此,何不把避孕常识引入课堂,从源头上减少学生因偷吃禁果而带来的身心痛苦?现在的少男少女生理成熟期普遍提前,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大多数的怀孕少女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怀孕的,她们发生性关系后一般都存侥幸心理,即使知道自己怀孕了也不敢告诉父母,容易错过人工流产的最佳时机,中止妊娠,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况且18岁以下的少女由于生殖系统中的子宫、阴道等发育尚不完全,做人工流产,也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引起大出血、子宫穿孔、感染等,多次人流还可能引起生育困难、不孕、失去生育能力等。因为无知而导致怀孕让人遗憾,因为不负责任导致怀孕则让人伤心。对性无所谓、对性不负责,这是当今社会青少年诸多人生悲剧的道德根源。
, 百拇医药
    成功的成长就是心智成熟、全面发展、能够负责的成长过程,但这一过程需要生命责任的引领。

    但综观当今社会,中国的生命责任教育是残缺的,也是滞后的。我们需要区分两种责任:(1)怀孕前的责任是安全避孕之责。一般来说,未婚的青少年也许需要性,但没有理由认为他们需要生育。性与生育的分离使得安全的性、安全的避孕意义特别突出。(2)生育后的责任是承担养育之责。万一青少年避孕失败,结果就是不能不面对的生育问题。善待生命是养育之责的内核。

    在性问题上“出事”的青少年大多遵循着一个规则:对性好奇—冲动失控—行为越轨。

    但社会文化的力量可以改变这个规则,就是:对性好奇----知识道德----理性自护。了解避孕、珍爱生命、珍惜健康,这绝对不是说教,而是必须有的道德教化。据说,一种说法已在中学生中流行好久了。这种流行语就是ABCDE说法,其中A为接吻,B为爱抚,C为性行为,D为怀孕,E为堕胎,不同程度地尝试过。许多少男少女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视恋爱乃至偷吃禁果为酷,极容易产生尝试性行为的强烈欲望,“勇敢”地偷吃禁果后,却无法面对导致的后果,不少少女因此走上歧途甚至绝路。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调查发现,85%的女中学生不能识别子宫、输卵管,卵巢的正确位置,更不了解女性排卵与生育的关系。缺乏性知识的少女面对怀孕,更是不知所措。
, 百拇医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会对生命的负责并不是简单地让青少年拒绝性、隔绝性,这无疑是与潮流相悖。

    性是天赋权利,这一权利是生命体成熟之后的自然行为,是一种内在的冲动。问题还在于,青春期普遍提前到来:首先是营养等物质条件的改善使青少年性早熟,从性萌动到性成熟再到性行为,存在着强烈的生命律动。性待业期问题出现了。其次是性信息的刺激编织了一个欲望之网、诱惑之场。没有孩子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生活在充满性刺激的信息世界里。他们面临着比他们的父辈远为复杂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存在着“性困惑”,渴望了解性知识,但多数学生反映不好意思咨询家长和老师,而且成人也很少或者不知道如何主动和他们交流。性发育和生育年龄都提前了,但青春期性教育却跟不上。青少年不懂如何避孕或者避孕失败的错误不能全记在他们的头上。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要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性和对待性。

    应该让青少年明白不能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又是什么。科学的性知识和负责的性道德是青少年成长的保护性和建设性力量。当我们了解到中学生们“无师自通”知晓若干种避孕方法时,应该感到欣慰而不是吃惊。家长和教师不应回避自己性教育的责任,应主动用正确、科学的性知识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阻止不健康、不道德的性观念对青少年的侵蚀。
, http://www.100md.com
    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消解信息社会的种种诱惑,坚守青春的底限,宣扬“纯洁青春”、“学习青春”和“奋斗青春”。他们有性的能力,也有性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有性的责任和性的知识。中学生偷吃禁果导致堕胎事件已是一种客观存在,既然无法杜绝,那么把避孕知识引入中学课显得很有必要,为了减少学生堕胎给她们身心带来更大的伤害,老师在给学生讲授心理卫生知识时,不妨也给学生讲解关于如何避孕方面的常识,国家有关部门也可考虑在学生的心理卫生教材中增加避孕常识内容。为避免怀孕中学生因无知遭受更多的生理心理伤害,譬如,目前未成年人到医院做人流术的越来越多,因中学生人流正规医院要求有父母陪同,多数手术者虚报年龄或找地下诊所。所以,由各地计生科研门诊提供系列免费孕后服务,包括生理教育、咨询,对遭受性侵犯者进行紧急补救、心理辅导等看来是计划生育向纵深发展、更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客观需要。

    最重要的或许是,青春期的自爱、自护、自救教育是他们成长的权利和需要。

    青少年,无论男孩女孩,都需要了解避孕的知识、人流的危害、生命的责任和自护自救的能力。创造条件使中学生学习安全套的使用和了解紧急避孕知识的建议无疑是建设性的。如全国首家为青少年意外怀孕提供援助的中心,重庆市青少年意外怀孕紧急避孕援助中心2003年3月前已接受了300多名少女的现场咨询,并为其中的20名16岁以下少女实施了免费紧急避孕和中止妊娠手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