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4299
心理康复更关键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4日 《中国妇女报》 2006.04.24
     ----专家指出:智力障碍儿童更需要家长关爱

    7岁半的然然现在是北京市一所重点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不被特别介绍,你决不会发现然然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然然的母亲李女士说:“他4岁时被诊断为中度脑瘫,医生给我们的结论是:这孩子能恢复到的最好程度,6岁时可以扶着婴儿车行走。”

    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年患中度脑瘫的然然虽然已经4岁却只有2岁孩子的智商,不能站、不能走,话也说不清楚,几乎无时无刻不由她抱着,生活自理就更别提了。“我们跑遍北京的各大医院为孩子求医治病,就希望通过治疗他能说话能走路,能在该上学的年龄可以上学,但始终事与愿违。我们当时真是有些心灰意冷了。”李女士回忆起往事甚是心酸,“后来来到这里康复,经过大夫们的耐心指导,我才知道原来是以前康复的理念有问题。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儿童,仅仅进行简单的肢体上的康复,对于患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心理康复对于一个残疾人非常重要。”

    心理康复事关重要
, 百拇医药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金萍副主任介绍,这里所说的情商其实可以理解为心理康复。人类是群居的物种,心理是伴随人一生的东西,人只要生存在一个群体里必然周遭的各种环境都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一个正常人在现在繁复的社会中都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们也需要自我调节,需要看心理医生,以便更好的生存下去。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讲,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它等于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心理康复要渗透在每分每秒的康复训练及其生活过程中。李女士跟我说起了那次曾让她动容的经历:“有一次残联的领导来看望这些孩子们,希望能看到孩子们康复的成果,但由于来访比较突然,孩子们及康复中心的医生们都没有任何准备,当时一位医生就急中生智提议就以“我能行”为主题给领导进行汇报表演,让孩子们大胆去做。孩子们或许是受到了当时气氛的感染,那天表现简直出乎所有家长和医生的意料:从来没独立站起来过的孩子硬是拄着一个小棍子站了起来;还没练习登台阶的孩子竟连续迈过了4个小凳子;我家然然也突破了他自己以往的能力范围,在没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完整地唱了一首《七子之歌》。这件事后,孩子们后来的进步真的是与日俱增。我想在那种大氛围里,孩子们的心理一定受到有益的影响。”
, 百拇医药
    家长的爱很关键

    和其他患者不同,对于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亲人给予他们的正确引导和耐心比医生的治疗还要重要。

    然然的行走站立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摔跟头是家常便饭。以往摔了跟头,只要有大人在场,一般都要赶紧把他扶起来。但有一次,然然跟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当爸爸撒开手鼓励他像别的小朋友一样独立行走时,然然一下子狠狠地摔在了坚硬的水泥地上,李女士紧忙上前要把孩子扶起来,不想,却被然然的爸爸一把拉住。李女士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一下就火了,歇斯底里地跟他嚷了出来:‘你是不是后爸啊!’那一刻虽然很多人在围观,但我爱人却很冷静地回应我:‘你能扶他一辈子吗?’话不多,但我一下子就理解他了。然然一直趴在地上哭,旁边好多人都看不下去了劝我们赶紧把孩子扶起来,但我们还是‘狠心’地等孩子自己站起来。最后然然也看出来我们今天是不会帮他了,自己抽泣着爬了起来,这时他爸爸才走过去很认真地告诉他,以后摔跟头了,就自己站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 百拇医药
    然然爸爸的做法看似无情,但然然的进步飞快,虽然在肢体运动上还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自如,但在学校他会像别的同学一样在课间抢着擦黑板扫地;会在家苦练眼保健操;会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虽然他现在还只能当一当裁判;会很认真地为小花浇水,尽管他会因为手抖把水浇多了些。

    李女士辞去工作,日复一日地帮助孩子进行康复。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说不烦那是假的,正常的孩子教一两遍就会的事情,换到像然然这样的孩子身上,一百遍或许都不一定可以做成功,再强的耐性也禁不住这么一点点地磨啊!但那次然然问他爸爸说:‘爸爸你烦我吗?我妈有时挺烦我的。’他爸爸回答他:‘然然,你知道吗,你是爸爸中的大彩票,中的大奖,我怎么会烦你呢?’他说他儿子是大彩票呢!”

    走出认识误区

    目前,中国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首要一个就是很多地方还没实现康复的“一对一”的人性化服务,仍旧停留在机械化康复训练。其次,很多患儿家长对孩子的康复过程仍没有一个清醒理智的认识:忽视患儿的心理康复;把应该由医院和家庭双方承担的责任单方面抛给医院;不甚了解自己孩子的病情;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第三,就是社会上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爱形式还处于那种老式的怜悯和同情,没有对患儿真正所需要的爱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第四,则是残疾人康复体制还不完善,早已在香港和台湾地区运作成熟的社工服务在内地上还不见雏形,这对残疾人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 百拇医药(实习 齐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