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服用中药 > 毒副作用
编号:10975440
论中药的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4日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常统称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包括中毒反应和过敏反应。

    一、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服用中药产生的毒副反应,古今文献屡有记载。此类文献报道逐年增多。自1952年至今在专业杂志上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文章近1000余篇,病历近4000余例。产生毒副反应的中药渉及460多个品种,其中单味药239种,中成药和制剂221种(1、2、4)。因服用单味药死亡的229例,中成药28例,中药注射中药30例(2),实际死亡例数远不止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那种认为“中药的药性平和、服用安全、不会中毒”等错误观念及“纯中药制剂决无毒副作用”的错误广告宣传,必须彻底改变,否则会诓人害己。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除要求高质量的治疗药物外,不少人还追求服用抗老防衰、强身益寿的保健药,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内医药市场出现了中药保健品热。中药的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饮料的品种、数量猛增,面对玲琅满目的中药品市场及盈利为目的的不实广告宣传,应记取上述教训,应当让公众知道:不但要关心中药品的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对其引起的毒副反应更应予以充分重视。

    六十年代国际上发生了几起重大的化学药物药害事件,如反应停致畸事件等,引起了医药界的轰动,各国不少医药工作者开始转向重视天然药物的开发。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使研究、开发、应用天然药物成为世界的热流,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逐渐走向世界,甚至在某些发达国家中享受免费医疗的人,出于对化学药物的恐惧心理而求助于传统医药的人数亦日益增多。近年在国际上也发生了几起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如比利时的一家中药减肥中心,在1992-1993年的中药减肥人群中出现了48例肾衰竭病例,其中18例甚至作了肾移植手术,在欧洲引起了很大震动。八十年代后,日本在服用柴胡汤的患者中出现了肝炎患者,为什么被认为防治肝炎的柴胡汤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了肝炎?从而日本厚生省提出了对汉方药重新评估。各国随着传统医药使用的增加,逐渐提出了安全使用的问题。

    中医药要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国际水平接轨,研究中药的毒副反应是严峻的事实和当前形势赋予我国中医药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中毒死亡统计

    (一)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一般是指服用正常剂量或极小剂量时出现的非正常反应,多与体质因素有关。凡单味中药、中成药和名方组成中含有抗原物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后或在它们的代谢过程中产生抗原物质的,首次尤其是多次用药后常可引起过敏反应。

    (二)中毒反应 中毒反应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恶。临床表现常见于消化系统,继而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中毒性休克及血液、代谢、呼吸功能紊乱和脏器损坏,严重者造成死亡。中毒反应多由于药品原料购销、药品生产和药品使用不当引起。中毒致死的中药多是有毒中药,但历代医书称无毒之品也能置人于死地。1958-1999年单味中药引起中毒死亡情况见附表。

    附表 1958-1999年单味中药引起中毒死亡情况

    药 名 人数 有毒成分 药 名 人数 有毒成分 药 名 人数 有毒成分------------------------------------------------------------------------------------------------

    雷公藤 55 雷公藤生物碱 胆 矾 2 硫酸铜 铅 丹 1 氧化铅

    乌头类 24 乌头碱 铅 粉 2 碱式碳酸铜 关白附 1 皂 甙

    钩吻 17 钩吻碱 望江南子 2 毒蛋白 马钱子 1 番木鳖碱

    斑蝥 13 斑蝥素 藜芦 2 原藜芦碱 苦丁香 1 喷瓜素

    苦楝子 10 川楝素 山豆根 2 苦参碱 牵牛子 1 牵牛子甙

    苍耳子 8 苍耳子甙 鱼胆 2 不详 防己 1 不详

    瓜蒂 7 葫芦素 木通 2 木通甙 皂夹 1 皂夹甙

    马桑 7 马桑内酯 水蛭 2 水蛭素 艾叶 1 艾苦素

    雄黄 5 二硫化砷 人参 2 人参皂甙 桃仁 1 苦杏仁甙

    蟾酥 5 蟾酥甙 土沙苑子 2 农吉藜甲素 细辛 1 莪术烯酮

    山慈菇 4 秋水仙碱 天花粉 2 天花粉蛋白 石榴皮 1 石榴皮总甙

    博落回 4 博落生物碱 青风藤 1 滇江柳甙 白薯莨 1 薯芋碱

    洋金花 4 东莨菪碱 甘遂 1 大戟甾醇 羊角拗 1 羊角拗总碱

    芥草子 4 芥草毒素 独活 1 不详 银线草 1 异槿皮定

    吕宋果 3 番木鳖碱 常山 1 常山碱 白矾 1 硫酸钾铝

    蔓陀萝 3 洋金花洋金花 白降丹 1 汞 野茴香 1 印防己毒素

    石青 3 硫酸钙 朱砂 1 硫化汞 八角莲 1 鬼臼毒素

    荚竹桃 2 荚竹桃甙 盐胆水 1 氯化镁 八角枫 1 毒藜碱

    万年青叶 1 强心甙 砒霜 1 三氧化二砷 土牛膝 1 矶松素------------------------------------------------------------------------------------------------

    三、造成中药毒副反应的因素及预防

    造成毒性反应一是与受药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体质、耐受性等机体条件有关,二是中药本身的因素,就中药本身的因素而论,以下几方面均有引起毒副反应的可能性。

    (一)中药品种与基源

    由于中药长期广泛使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品种混乱现象较为多见,加之地区习惯用药不同致使发生中毒事故。例如北京一医院用山豆根配制感冒片时曾发生200余人中毒(4)。北方习用北豆根(山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南方习用山豆根(广豆根)为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广豆根毒性大于北豆根,中毒原因是错把南方的广豆根调入北方当北豆根入药。药典规定沙苑子系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种子,广东东莞地区所用土沙苑子为豆科植物猪屎豆的种子,含农吉利甲素,错用土沙苑子使24人中毒,2人死亡(5)。此类事件多次发生,这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近几年在中药的购销和生产中,借中药品种有混乱现象之机,鱼目混珠,真伪不分,假冒伪劣药品造成中毒案例屡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药监部门正在统一组织整理中药品种,确定正品,组织行业学习,取缔民间混乱用名之现象。

    (二)炮制和剂型

    炮制得当可以增强疗效,减轻毒性,炮制不当或以生品入药则易引起中毒。在已经报道的700余例乌头药物中毒的患者中,不少因服食生品或炮制不当所引起(6)。前人对毒药的炮制十分讲究,一般强调久煎,如乌头经炮制后乌头碱的平均含量减少了78-82%,水解后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1/400。但有些有毒药物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毒性却越显著增加(7)。对若干药用价值大而又有毒的中药,如何用炮制的正确方法减毒增效,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无疑是值得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毒性成分有不同的理化特征,在不同的剂型中显示的毒性也不相同。例如细辛的毒性成分存在于挥发油中,所以入汤剂比入散剂、丸剂的毒性成分要小得多。有些药物的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并不是同一成分,有些药物的毒性成分即是有效成分,所以要以便于控制有毒药物服用量和达到消除毒性目的为依据,具体药物在选择剂型时各有所宜。

    (三)配伍

    中药方剂的合理配伍可以增效减毒,配伍不当则可呈相反效果。如附子有极毒,但近年来作为强心药,治疗心力衰竭、并竇纵合症,提高慢性心律疗效显著,是方剂中的君药,治疗效果是西药不能相比的。因配伍不当有造成中毒4例(8)、死亡1例(9)的报道。

    中成药间、中药与西药间相互配伍使用日益频繁,有的产生协同作用,有的产生拮抗作用,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例如含鞣质的中成药与红霉素、灰黄霉素、四环素族抗菌素合用会产生沉淀(10)。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汤均含有麻黄素,与优降宁、苯乙肼合用可导致高血压危相(11)。因此,不但要注意中药方剂、中成药间也要注意中西药间的合理配伍,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给药剂量与给药时间

    药物达到足够的治疗剂量才能治病,如果超量,对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药物的毒性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剂量过大是引起毒性反应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的药物服用过久,使之在体内蓄积,可引起慢性中毒反应。不必说含有有毒中药的成药和方剂,无毒性记载的药物,服用过量也会引起慢性中毒反应和死亡。如木通,药典无毒性记载,常用量为3-9克,但一次用量超过60克即导致肾功能衰竭4例,其中死亡1例(12)。人参是有补益作用的上品,有人参过量引起中毒5例的报告,其中死亡2例(13)。因此一定要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使其恰到好处,病去即止。

    (五)禁忌

    辩证用药、因证制宜是中医治病的特点。同是感冒,风寒外感发热轻、恶寒重、无汗、不渴,宜用辛温解表的风寒感冒冲剂、麻黄桂枝汤等治疗;风热外感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口渴,宜用辛凉解表的感冒冲剂。桑菊感冒片等治疗。错用与病无利,甚至加重病情。所以要注意用药的症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以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略, http://www.100md.com(张英华)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