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合理用药
编号:10969838
合理应用抗类风湿药物
http://www.100md.com 《西南军医》 2006年第2期
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抗类风湿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2慢性作用抗风湿药SAARDs,3免疫抑制剂,4来氟米特(Lefkunomide,爱若华)[3,4],5皮
     关键词 合理用药;抗类风湿药物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病率为0.32%~0.38%。本病的致残率很高,最终会导致患者的关节僵直、畸形。由于RA的确切病因迄今未明,因此从病因角度进行一级预防相当困难,目前预防的重点仍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尽可能防止发生残疾。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仍是一个难题,但却很重要。因为RA早期病变可治甚至是可以逆转的,即使症状明显,来势凶猛,但通过及时合理用药,仍然能使病情得到缓解,其疗效及预后将明显优于后期或晚期的治疗。RA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尚无根治办法。现有的抗类风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均不能治愈RA,较为理想的疗效是达到临床缓解。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阿司匹林始终是治疗风湿疾患的主要药物。1949年保泰松作为抗炎药出现于市场,但由于它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已被淘汰。吲啶美辛于1964年被开发,其抗炎作用不错,副作用虽明显轻于保泰松,但仍然会产生许多不愉快的后果。以后不断开发的许多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多在减轻毒副反应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药物类别。如20世纪80年代,新型烯醇酸类药物美洛昔康、磺酰苯胺类药物尼美舒利、萘基烷酮类药物萘丁美酮问世,在保持原有NSAIDs疗效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又有所下降。20世纪90年代,基于COX1/COX2理论研制出特异性COX2抑制剂(昔布类),已上市的有塞来昔布(西乐葆)注册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罗非昔布(万络),注册用于骨关节炎和镇痛[1],但临床应用出现安全性问题,万络已撤出市场。2005年4月7日美国FDA发布了一系列与NSAIDs相关的重要信息,抗NSAIDs的安全隐患发出警告。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症状性治疗,不能控制病情。与皮质激素相比,不含激素。这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损害,也是NSAID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他还有肾损害、肝损害和头痛、头晕、耳鸣等。临床用药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考虑到疗效、不良反应、经济情况以及药物对全身的影响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