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970023
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临床初探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呃逆;转归;预后,1呃逆为危候,2病案举例,3体会,参考文献:

     摘 要:从临床角度探讨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对疾病转归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提出呃逆为急黄或瘟黄之危候,将其单独提出,以引起重视。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呃逆;转归;预后

    呃逆,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本文就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作粗浅的探讨,请同仁指正。

    1 呃逆为危候

    西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祖国医学关于呃逆所包括的范围尚不限于膈肌痉挛,临床还包括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或其他原因所发生的呃逆。属“急黄”、“瘟黄”范畴的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部分重度黄疸型肝炎、活动期肝硬化以及重型肝炎,在病程发展中如果合并呃逆,往往表明肝功能损害严重,病势沉重,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历代医书对此有相关论述。《素问·宝命全形篇》云:“病深者,其声哕。”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呃逆》指出:“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之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为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呕吐哕》中认为:“至于大病中见呃逆者,是土败木贼为胃绝,多难治也。”现代医学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