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淮海医药》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970405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淮海医药》 2005年第4期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药理,1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2中药不良反应的药理作用,【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药理

    中药不良反应(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作用、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等。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既可以是中药饮片,也可是中成药[1] 。

     1 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长久以来,中草药因服用的个体化及疗效的持久性、稳固性广为人们所认可,其安全性很少受到怀疑,而且经常被作为对抗西医西药毒副作用的替代品来使用。即使是在国外众多国家,虽然中药难登处方药柜台,但作为保健食品仍然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当一种名为马兜铃酸的中药成分逐渐被国内外披露可引起严重肾损害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运用多年的某些传统中药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质疑。中药的不良反应并非现代才有,我国历史中药文献对中药不良反应早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把所收录的药物,按无毒、有毒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品,其中下品属于“多毒”不可多服的药物;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中有“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针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十八反”、“十九畏”以及“妊娠禁忌”的配伍禁忌。从广义上说,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中药都有自己的偏性,即“毒性”,中医正是使用这种毒性来为患者治病。从狭义上说,临床上用的一些中药本身就有毒性,如半夏、川乌、水银、砒霜、斑蝥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药材中,有大毒的40种、有毒的35种、有小毒的20种。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其中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药物既有防病治病的一面,也有服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一面。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多吃一点也无妨。因而,超剂量用药、忽视配伍禁忌较为普遍,而且,对中药单味药剂量方面的有效量、极限量、中毒量缺少研究。自1925年以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50年代以前为26例,60年代147例,70年代398例,80年代2217例,1990年1278例,1991年1122例,1992年904例[2] 。据有关资料统计,产生的不良反应的中药涉及460多个品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