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869
医疗价格合理性还需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49期(总第2303期 2006.04.28)
     不少地方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了许多努力,包括单病种限价,费用零增长等。而笔者以为,对于医疗价格的合理性问题,其实还需要探索。

    目前,医院的价格孤岛越来越显示出市场价格的扭曲。医院的成本已经高度市场化,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逐步增加,水电费用正常上调,基本上没有一项成本不是按照市场价格采购的。但与此相反,医疗服务的价格却是所有价格中管理最严格的,物价局经常检查,多收费用是被严格禁止的。政府希望通过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数量,达到医院增加收入的目的。但现实情况却是:服务效率的提高需要医院有比较好的激励机制,但事实上很多医院没有;增加服务数量的前提是群众的收入增加,健康消费能力增强,这个可能性也不大。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医院收入不能增加,成本却在增加,结果导致亏损增加。如果政府不增加拨款,医院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经济组织,就会出现生存困难,出现行业性的危机,就必然影响医院的目标实现,社会功能的履行,最终还是会影响病人的根本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存在着:如,中医治疗价格明显偏低对中医事业是致命性的打击。医生的技术服务价格明显偏低,设备检查价格相对扭曲,使医院热衷于买设备,搞检查,创收入,形成不合理的利益导向和技术倾向,相对否认医生的劳动。人为地形成不同地区的不同价格标准,经济发达的地区价格可以上浮,经济不发达地区可以下浮,但是这些医院除了人力成本有一定差别外,其他价格基本上没有差别,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医院运营更加困难,医生收入进一步下降,医院人才进一步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因为他们做同样的工作,收入却是不同的。同样的手术,同样的技术,高等级医院收费高,低等级的医院收费低,结果小医院都想超范围做手术,一般手术却没有人做。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因为价格政策实际上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市场资源的配置,带有许多人为因素和主观决策。

    零增长有一定强制性,但是至少应该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和国民经济正常增长速度,合理确定增长水平,总体就是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群众收入增长速度。单病种核算的价格同样也应该有合理增加的幅度。笔者以为,这样考虑才是比较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主观化、行政化的。(本文作者为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6期, http://www.100md.com(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