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938
健康档案,尚“健康”否?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0期(总第2304期 2006.05.01)
     社区卫生中心健康档案情况调查

    免费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社区医疗机构还可以借此宣传自己,吸引更多的病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事情,记者近日在采访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却发现,建立健康档案难度大、工作量大,甚至成为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为头疼的事情。另外,在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档案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绝大多数竟成了“死档”。

    怎样提高健康档案建档率,怎样利用好健康档案,成为很多社区卫生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建档让社区医生“头疼”

    “健康档案”是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情况的系统资料,根据居民健康档案的记录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可以筛选重点监测人群,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保健治疗和跟踪回访,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别于普通医院的特殊服务之一。然而,对于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这项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却不小。
, 百拇医药
    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做健康档案工作,至今已经建立健康档案的彩虹街居民有4000多人,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据中心办公室主任黄本银介绍,健康档案的建立有一定难度,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黄本银告诉记者,刚开始建档时,除了为来就诊的病人建立健康档案以外,还必须上门为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建档,有的居民家去过好几次也没建成,费时、费力却仍然收效甚微。“有病了我去医院治,我身体挺好的,干嘛要建健康档案?对我有什么好处?”黄本银说,医生以前上门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常常会吃这样的闭门羹,还有一些居民甚至把医生当成推销人员赶出门。

    “居民不理解的原因就是还没有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观念,预防保健意识不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了解,有些人还常常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搞混。”黄本银说。

    工作量大,也是健康档案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头疼的重要原因。在彩虹街中心,医生到社区建好健康档案后,还要将档案资料输入电脑,以后每季度至少要做一次随访。中心现有六七名全科医生,健康档案工作主要由他们负责。“我们中心的服务范围是附近11个居委会。全科医生既要看病,还要做健康档案工作,有的人还兼任其他职务,工作量很大。”黄本银谈到。
, 百拇医药
    与彩虹街中心以及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样,成都市草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建档之难也深有体会。草市街中心每位全科医生每天只有11个重点居民(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的入户调查任务,然而由于居民不配合,几乎很少有人能完成这个指标。该中心一位全科医生介绍说,健康档案包括很多内容,首先是家庭情况,有多少人,性别、年龄、收入等,然后是健康行为,身体状况等,“因为调查会涉及一些个人隐私,包括家庭成员关系、收入等,这给原本就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陌生的居民带来了不安全感。”

    各出妙招只为建档

    尽管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有资金紧张、人手不足等实际困难,但大家普遍认为,如果宣传到位,建立健康档案还是会受到社区居民欢迎的,关键是双方要加强沟通和交流。

    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建档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孕妇及婴儿,采取的办法主要是让居委会帮忙。居民对中心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时,居委会就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因为居民还没有这个意识、不信任你,你怎么说也是没用的。但他们比较信任居委会。”黄本银说。平时,居委会通过打电话,或在社区公告栏贴通知的方式,把需要建档或随访的老人叫到一起。具体实施形式是每周一次,这样,中心每次只需派出一两名全科医生建档,保证中心里有医生出诊。
, http://www.100md.com
    而要得到居委会的帮助,处理好与居委会的关系就成为了关键。据黄本银介绍,彩虹街中心和居委会的关系很好,因为有时候居委会也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忙,比如有些贫困老人、孤寡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时,居委会就会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外,由于社区中心有详细的社区居民名录,居委会在做计划生育等有关工作时,需要社区中心提供详细档案,双方资源共享;居委会还经常请社区医生到社区举办健康讲座。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吉运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才开始做建档工作,该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半径是2公里,目前有1万居民。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为所有居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

    张军介绍说,由于他们经常做宣传,特别是前不久宁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药品“零利润”措施后,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非常认可,对建档工作比较理解,绝大多数都很配合服务站的工作。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利用病人来看病的时候,给每位病人都建一份健康档案。

, 百拇医药     上海市南汇区大团社区卫生中心从2003年开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去年年底基本完成。大团镇有16个村,共6万多人,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已为该镇90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基本调查并建立档案。

    由于大团中心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农村,因此建立健康档案采取了进村普查的形式:中心组织了3人一组的社区医疗服务队,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生带队(包括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加上1个护士、1个防疫人员为一组,组成8个小组。到村里后,由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发通知,把村里的老人组织起来。

    “今年我们主要是做随访工作,有的医生还利用业余时间进村,为村民提供服务,还特别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进行随访观察。今年上半年的目标是完成8个村,下半年完成另外6个村。”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孟明智说。这项工作对中心也很有帮助,医生进村的时候,都会进行一些对社区中心的宣传,扩大了中心的知名度。

    为了提高建档率,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想了不少办法。天津市率先建立健康档案的社区——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一些入户上门的技巧,如选一个适当的时间,男女搭配一同入户,给居民以安全感,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很大。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让居民感到建档的好处,还特意规定:凡凭健康档案就医者,均可免去挂号费,还可以免部分医疗费,对于那些低保户、残疾或孤寡人员则全部免去体检费用。
, 百拇医药
    健康档案缘何成“死档”

    建立起详细的健康档案已非易事,然而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好的健康档案,如今绝大多数竟成了“死档”,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健康档案为何成了“死档”呢?北京市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凯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医生接诊要写病历,如果差不多的内容在健康档案里再写一次,既麻烦意义又不大;二是部分居民由于医保政策限制,并不在居住地的社区医疗机构看病。健康档案的作用在于能使社区医生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但病人到其他医院看病开药的情况,社区医生并不了解,使档案的完整性打了折扣,难以在健康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一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的档案基本上是应付检查的。因为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医生要付出很多精力,时间也比较长,“目前多数社区医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看病,而非对居民的健康管理上。”

    王凯承认,由于没有相应的收益,社区医生缺乏开展居民健康管理的动力,因此健康档案的利用也主要看医生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他认为,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让社区医生的收入主要不是来自于给病人开药,而是来自对居民的健康管理。管理100个慢性病人和管理50个病人的收入不同,管理的质量不同收入也不一样,在这样的机制之下,社区医生才能把主要精力从医疗转到对居民的健康管理上,一份份闲置在柜子里的健康档案才能够真正“活”过来。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8期, http://www.100md.com(张永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