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饮片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
小蓟饮片,,小蓟;,小蓟炭;,炮制;,历史沿革,1小蓟名称的历史沿革,2小蓟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3小蓟的现代炮制方法,4讨论与小结,【参考文献】
【摘要】 对汉代至今的有关医学和本草文献中小蓟饮片的炮制历史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宋以来均要求“净制”,明代始出现炒炭入药。现今主流炮制方法仍为炒炭法。【关键词】 小蓟; 小蓟炭; 炮制; 历史沿革
小蓟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名医别录》[1]。在历代本草及炮制专著中都有所记载,但至今未见系统报道。本文就小蓟炮制历史沿革,中医临床应用,炮制理论研究及小蓟止血成分的研究,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今后合理、准确地制定小蓟炮制工艺提供科学性依据。
1 小蓟名称的历史沿革
《本草经集注》[2]称之为猫蓟,《本草图经》[3]称之为青刺蓟、千针草,《救荒本草》[4]称之为刺蓟菜,《纲目拾遗》[5]称之为刺儿菜,《江苏省植物药材志》[6]称之为刺角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四川中药志》[7]称之为小恶婆鸡、刺萝卜,《山东中药》[8]称之为荠荠毛,《上海常用中草药》[9]称之为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
《本草乘雅半偈》[10]云:“与大蓟根苗相似,但不若大蓟之肥大耳。”故称之为小蓟。小蓟始载于《名医别录》,与大蓟同条,列为中品。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之,俗名青刺蓟。二月生苗,二、三寸时,并根作菜,茹食甚美。四月高尺余,多刺,心中出花,头如蓝花而青紫色,北人呼为千针草。四月采苗,九月采根,并阴干用。”
2 小蓟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
2.1 工艺沿革 宋《圣济总录》[11]、《全生指迷方》[12]载有 “洗、切”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