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062
建立医药大包新秩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2期(总第2306期 2006.05.10)
     厂家经常为4件事情烦恼:一是有一大堆好产品,但都没养大。二是有一个好产品,又是招商,又是直营,钱越赔越多,销量却上不去。三是通过GMP认证,有生产能力,却没有好品种。四是企业有一支好队伍,但没有系列好品种支撑。

    大包商也经常为4件事情烦恼:一是没有好品种可做。二是有好品种干不起来。三是干起来后,怕厂家把品种收回去。四是越干门槛越低,队伍越打越散,老板越干越没信心。

    上述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市场没有建立起一个能真正约束厂商,并对厂商起作用的潜规则。而与这个潜规则相对应的应是一个大平台、一个信用机制。

    依靠平台建立规则

    什么是这个潜规则呢?笔者的理解是信用公示机制和约束机制。只要企业因为大包而撕毁协议,整个行业人都会了解这个企业不讲信用。大家都不敢与它合作,企业就会失去市场机会。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有一个大包的品种交易平台和大包商与厂家思想交流的平台。有了这两大平台,品种的信息流和市场操作的信息流就畅通了。
, 百拇医药
    在大包过程中,药厂的主动性往往比大包商大。大包商也往往容易受到伤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包商可以不受限制。一些大包商在做大了以后,往往会控制厂家,或参股,或压价……这让药厂很头疼。

    事情的两面是,当一个药厂弱小的时候,它会有求于大包商;当产品做大的时候,药厂希望与大包商一起能分享未来,实现共赢。而这里的矛盾是,当药厂与大包商合作初期,厂方没有想得很远,而协议又签得很死,限制了厂方未来更大利益的实现,心里很容易失衡,最后导致毁约。为了不被厂家所控制,大包商开始自己注册商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对一些注重品牌的企业而言,又绝不放弃自己的商标,沦落到加工厂的地步。这是个矛盾。

    深度分销是大包的核心

    京都念安堂的老板在一次与笔者的交谈中,透露出这样的一个信息:他们只招地方代理,对全国代理比较慎重。他认为全国代理做不透地方市场。这是一个品牌药企业普遍的顾虑。然而,迅速崛起的一批大包商们通过走深度分销,形成了大量的市场经验和宝贵的渠道资源。而随着承接品种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这种优势将越发明显。深圳朗欧医药公司是一家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包商,只承接全国总代理品种。该公司总经理邹翔告诉笔者,他们在前年大包的怯痰止咳产品——细辛脑注射液在大包之前,在山东地区,每月的销量是3000支。在大包之后,仅山东地区月销量达到了9万支。这个数量还在增加。他的做法是将市场无限细分,同一个产品,在同一个地区,他不只是与某一个单一渠道合作;就是同一家医院,他也不只是针对一个科室进行招商推广。
, 百拇医药
    这是一个将深度分销与大包模式结合得很好的例子。济南德胜公司、北京鑫隆医药、拱北医药、珠海华诺等一大批大包商通过走深度分销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大包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只有部分地区网络优势的大包商正在向专业化方向转变,向规模化方向转变,向深度营销方向转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包商的资金实力及市场运作的规模将进一步放大。未来市场的趋势是,各地的小经销商将被越来越专业化的大包商所取代,大包商的服务能力将会更强,药厂将会越来越依赖与大包商的合作。

    大包将让品牌药释放巨大能量

    经常有企业问我,大包模式是适合小企业的,不太适合我们这些品牌药企业。品牌药走大包不等于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一定的背景的,主要是近10年来保健品市场的虚假广告和恶性炒作,导致一批品牌药企业谈大包色变,谈大包商色变。然而,在国家政策的高度严管之下,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以前靠炒作发财的,现在生存越来越困难。大包商的规范操作已成为社会的重要声音。
, 百拇医药
    浙江康恩贝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伟说,近年来医药销售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年来他们一直非常关注大包商在产品代理过程中的困惑与苦恼,比如资金的压力、货款回收的风险、品种生命周期过短、厂家过河拆桥、年年参加药交会、年年更换新品种劳民伤财等等。他们认为,谁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开创一种全新的代理模式,谁将赢得市场先机和大包商的青睐。为此,康恩贝集团决定从今年起,推广一种全新的,主要针对品牌品种大包的代理合作模式。在本届大包会上,他们将首期推出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天保宁牌银杏叶片(胶囊)。他们要借助大包会这个厂商互动平台,向医药圈内的大包商朋友们宣告一种新模式的诞生,即他们要从品牌化处方药相对狭隘的自营模式走向开放式的“销售外包,品牌共建长享”的大包商合作赢利模式。而为了确保大包成功,他们将在大包会期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18日下午的“康恩贝—品牌药如何走向大包研讨会”、18日晚上大包会现场的“康恩贝—天保宁外包新模式签约仪式”以及在特装展区2号位进行的品牌品种展示与现场洽谈等。同时他们还将在现场郑重承诺,给大包商很大的市场支持和长远利益。
, 百拇医药
    华北制药、江西普正、苏州雷允上、广州康丽源、四环科宝等一大批品牌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进行大包。一时间,大包成了企业解决自己品种出路的手段。江苏晨牌药业集团应该是大包模式的受益者,他们4年前就开始走大包,发展了一批像郎欧医药、拱北医药等大包商,现在已有30多个品种大包出去,年销售额在5亿元左右。

    一些有好产品,以前曾经走过弯路,但因为缺少很好的营销队伍的企业,也迅速地转变观念走向大包。

    企业实行大包后,从战略层面完成了从低到高的转变,从而加快了企业转型的步伐及市场化步伐。对于大包商而言,向专业化、规模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转变是其必由出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药厂的好品种,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效益。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52期, 百拇医药(汪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