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17期
编号:10974107
第八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报道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17期
     2006年3月30日至4月2日,第八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等中南8省(区)医学会、香港心脏专科学院、澳门心脏专科学院等联合主办,内容涉及心血管疾病预防、介入治疗、心身医学、心力衰竭与再生医学以及周围血管疾病、肺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等19个专题,吸引了30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本报特选大会部分内容进行报道。

    重视预防 提前干预 综合治疗

    抗击心血管疾病须层层设“防”

    本次大会上,众多学者分析了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呼吁:治疗心血管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必须提前干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根据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的结果,指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正在流行,如高血压、血脂异常、成人糖尿病等。尤其在大城市,这些疾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同时还存在较高的成人超重率和儿童肥胖率。重视心血管疾病预防,提前进行干预,就是要在疾病的上游开始干预,要防危险因素、防发病,而不能等到血管事件发生后再通过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干预疾病的下游。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院长指出,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变,简单的说就是少吸烟、多运动、合理饮食并保持良好心态。另外,心血管发病年轻化,提醒我们预防更要从青少年抓起,从源头干预。

    据美国的Allison教授分析,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后冠心病死亡率降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医疗措施的改善,前者包括戒烟、减少脂肪摄入和增加运动量,后者包括设立冠心病监护病房、电除颤、血运重建(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药物治疗。Allison教授还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情况,指出中国虽然目前冠心病死亡率比美国低,但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很多,比如烟民数量庞大和肥胖人群扩大。

    针对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状况,与会专家一致提出:防治心血管疾病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和干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多重危险因素,切实加强一级预防。对于需要治疗的患者,临床医师应适当的使用药物治疗,以干预疾病的发展和不良后果的发生,要注意昂贵的技术只能作为对疾病发展下游严重症状的干预手段,不应作为预防冠心病的一线措施。另外,应通过政府、学术团体、专业人员、媒体和普通大众的共同努力,实现多部门、多学科紧密合作的心血管疾病社会综合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