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异丙胺类药物:有性别『偏好』
据美国《生物精神病学杂志》(Journak of Biokogicak Psychiatry)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内分泌学专家通过测定苯异丙胺类药物给药后患者的反应发现,男性大脑释放多巴胺的量几乎为女性的3倍,首次揭示了多巴胺这种重要的神经信号化学物质的释放在人类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此项研究表明,苯异丙胺类兴奋性药物对男性的影响比对女性更强。该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为何有些疾病如帕金森病和图雷特氏综合征,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
苯丙胺→多巴胺释放:男性比女性强
最近的一项美国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在12岁以上男性中有6%的人在非法使用苯异丙胺类药物(也称“摇头丸”),而这一数据在女性中只有3.8%。由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内分泌学专家Wand GS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苯异丙胺类药物在男性机体内导致引起快感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的释放量,比在女性中多,这个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为何男性更易于产生某些类型的药物成瘾。Wand GS教授认为,男女性别对药物作用反应的不同,提示了不同性别间大脑响应中心对苯异丙胺类药物的反应方式上有根本的生物学差异。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共招募了43位年龄在18~29岁的健康志愿者,其中大约1/3为女性。所有志愿者均无药物滥用史。研究人员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结合使用一种对多巴胺受体具有亲和力并经过放射标记的药物雷氯必利-C11(Rackopride C11),测定苯异丙胺类药物给药后多巴胺在志愿者脑部的释放和结合能力。雷氯必利-C11能够与细胞外周多巴胺受体结合,在有多巴胺存在时不与受体结合;而随着更多的多巴胺的释放,大脑该部位的雷氯必利-C11水平下降。利用雷氯必利-C11所具有的轻度放射活性,通过扫描技术即可检测它在体内的分布。
研究人员重点观察了志愿者大脑的纹状体部位,目前已知该部位是大脑在刺激响应和成瘾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研究发现,男女性别在多巴胺结合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而苯丙胺在男性中引起的多巴胺释放比在女性中平均高出2.6倍(p=0.049)。在被检查的纹状体部位4个区域中,有3个区域(包括前壳核、前尾状核、后尾状核)的多巴胺释放明显增多,在后壳核中未见有多巴胺释放的增加。
, 百拇医药
在接受苯丙胺后的特定时间内,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口头报告其服药后的主观反应(分5个等级打分)。男性志愿者一致报告有比女性更强烈的正反应,诸如对药物“非常有感觉”或“嗜好”(p=0.008)。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在志愿者接受苯异丙胺类药物之前给予雷氯必利-C11并对他们进行扫描检查,排除了男性和女性多巴胺受体数量不同的可能性。
治疗药物滥用:男女有别?
男性服用苯丙胺后大脑整个纹状体有较强的多巴胺反应,其原因目前仍不清楚。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与性激素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有关。先前的研究已经提示,雌激素(非雄激素)会减少苯异丙胺类药物引起的多巴胺释放。研究人员推断,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不同,可能是导致雌激素在调节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方面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原因。
Wand GS教授指出,此项临床研究的结论可能在世界上是首次发布,其结果可以帮助解释为何较多的男性在滥用苯异丙胺类药物。Wand GS教授说,动物研究已经显示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在雄性动物中较之雌性动物更易于受到损伤,所以,他推测多巴胺在男性大脑中的大量释放,可能会过度刺激并会损伤这些神经细胞,还可能会导致较大程度的药物依赖性。
研究人员由此设想,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来在治疗药物滥用时可能可以根据性别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涉及纹状体的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亨延顿氏舞蹈病、强制性障碍以及图雷特氏综合征等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7期, 百拇医药(余自成)
苯丙胺→多巴胺释放:男性比女性强
最近的一项美国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在12岁以上男性中有6%的人在非法使用苯异丙胺类药物(也称“摇头丸”),而这一数据在女性中只有3.8%。由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内分泌学专家Wand GS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苯异丙胺类药物在男性机体内导致引起快感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的释放量,比在女性中多,这个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为何男性更易于产生某些类型的药物成瘾。Wand GS教授认为,男女性别对药物作用反应的不同,提示了不同性别间大脑响应中心对苯异丙胺类药物的反应方式上有根本的生物学差异。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共招募了43位年龄在18~29岁的健康志愿者,其中大约1/3为女性。所有志愿者均无药物滥用史。研究人员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结合使用一种对多巴胺受体具有亲和力并经过放射标记的药物雷氯必利-C11(Rackopride C11),测定苯异丙胺类药物给药后多巴胺在志愿者脑部的释放和结合能力。雷氯必利-C11能够与细胞外周多巴胺受体结合,在有多巴胺存在时不与受体结合;而随着更多的多巴胺的释放,大脑该部位的雷氯必利-C11水平下降。利用雷氯必利-C11所具有的轻度放射活性,通过扫描技术即可检测它在体内的分布。
研究人员重点观察了志愿者大脑的纹状体部位,目前已知该部位是大脑在刺激响应和成瘾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研究发现,男女性别在多巴胺结合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而苯丙胺在男性中引起的多巴胺释放比在女性中平均高出2.6倍(p=0.049)。在被检查的纹状体部位4个区域中,有3个区域(包括前壳核、前尾状核、后尾状核)的多巴胺释放明显增多,在后壳核中未见有多巴胺释放的增加。
, 百拇医药
在接受苯丙胺后的特定时间内,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口头报告其服药后的主观反应(分5个等级打分)。男性志愿者一致报告有比女性更强烈的正反应,诸如对药物“非常有感觉”或“嗜好”(p=0.008)。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在志愿者接受苯异丙胺类药物之前给予雷氯必利-C11并对他们进行扫描检查,排除了男性和女性多巴胺受体数量不同的可能性。
治疗药物滥用:男女有别?
男性服用苯丙胺后大脑整个纹状体有较强的多巴胺反应,其原因目前仍不清楚。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与性激素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有关。先前的研究已经提示,雌激素(非雄激素)会减少苯异丙胺类药物引起的多巴胺释放。研究人员推断,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不同,可能是导致雌激素在调节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方面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原因。
Wand GS教授指出,此项临床研究的结论可能在世界上是首次发布,其结果可以帮助解释为何较多的男性在滥用苯异丙胺类药物。Wand GS教授说,动物研究已经显示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在雄性动物中较之雌性动物更易于受到损伤,所以,他推测多巴胺在男性大脑中的大量释放,可能会过度刺激并会损伤这些神经细胞,还可能会导致较大程度的药物依赖性。
研究人员由此设想,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来在治疗药物滥用时可能可以根据性别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涉及纹状体的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亨延顿氏舞蹈病、强制性障碍以及图雷特氏综合征等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7期, 百拇医药(余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