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科技行业迎来整合期
本报讯 美国凯龙公司股东大会日前批准了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对其发出的54亿美元收购要约,这是生物科技公司被传统医药企业吞并的又一案例。
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就此指出,未来几年全球生物科技行业必然发生一场大变动,现有的150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将在并购大潮中减少一半。
英国毒醚Ъ摇纷某疲锟萍几锩怪两褚延?0年历史,这一行业表面繁荣,实际上却处于个别企业垄断市场而行业整体长期亏损的局面。正是这种状况促使全球生物科技行业开始了大整合。
业内人士估计,全球生物科技行业总收入已从2000年的230亿美元升至去年的500亿美元,但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行业共亏损10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生物科技行业不乏“钻石企业”,比如美国两大生物科技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和安进(Amgen)的股票市值之和竟占美国所有生物科技公司市值的1/3。分析称,如果将“钻石企业”排除在外,全球生物科技行业整体状况“惨不忍睹”。
生物科技行业整体不景气并未妨碍并购者的步伐。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显示,2005年和生物科技公司有关的并购案大量增加,仅欧洲就达成66笔并购交易。《经济学家》的文章称,买方多是传统医药企业。尽管传统医药企业目前盈利丰厚,却在为未来担心,因为很多药品即将面临专利到期问题,届时必然失去大部分收入来源,而且生物科技公司也在“蚕食”其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生物科技公司也很需要传统医药企业的“救助”,因为多数生物科技公司处于起步阶段,不知如何将新科技转换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并且多数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目前,全球范围内通过上市融资的生物科技公司还不到400家,大多数公司只能依靠风险投资。
多数经济学家也认同生物科技公司和传统医药公司“联姻”。哈佛商学院教授加里·皮萨诺指出,生物科技行业原有的融资方式确实存在问题,风险投资大多希望短期见效,而科技成果产业化通常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修成正果”。此外,尽管生物科技公司一向以规模小、效率高自居,但传统医药公司具有规模优势,可以帮助生物科技公司规避各种风险。
(金参)
■相关链接:医药和生物技术风险投资仍呈上升趋势
美国研究调查公司Irvinglevin的研究表明,2005年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合同数量的增长则更快。其中,生物制药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合同数量为102件;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和第三。分析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在2006年仍将是风险投资的热点。特别是生物技术领域,普遍认为在4年之内整个行业将会扭亏为盈。
(仲云), http://www.100md.com(金参;仲云)
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就此指出,未来几年全球生物科技行业必然发生一场大变动,现有的150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将在并购大潮中减少一半。
英国毒醚Ъ摇纷某疲锟萍几锩怪两褚延?0年历史,这一行业表面繁荣,实际上却处于个别企业垄断市场而行业整体长期亏损的局面。正是这种状况促使全球生物科技行业开始了大整合。
业内人士估计,全球生物科技行业总收入已从2000年的230亿美元升至去年的500亿美元,但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行业共亏损10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生物科技行业不乏“钻石企业”,比如美国两大生物科技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和安进(Amgen)的股票市值之和竟占美国所有生物科技公司市值的1/3。分析称,如果将“钻石企业”排除在外,全球生物科技行业整体状况“惨不忍睹”。
生物科技行业整体不景气并未妨碍并购者的步伐。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显示,2005年和生物科技公司有关的并购案大量增加,仅欧洲就达成66笔并购交易。《经济学家》的文章称,买方多是传统医药企业。尽管传统医药企业目前盈利丰厚,却在为未来担心,因为很多药品即将面临专利到期问题,届时必然失去大部分收入来源,而且生物科技公司也在“蚕食”其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生物科技公司也很需要传统医药企业的“救助”,因为多数生物科技公司处于起步阶段,不知如何将新科技转换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并且多数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目前,全球范围内通过上市融资的生物科技公司还不到400家,大多数公司只能依靠风险投资。
多数经济学家也认同生物科技公司和传统医药公司“联姻”。哈佛商学院教授加里·皮萨诺指出,生物科技行业原有的融资方式确实存在问题,风险投资大多希望短期见效,而科技成果产业化通常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修成正果”。此外,尽管生物科技公司一向以规模小、效率高自居,但传统医药公司具有规模优势,可以帮助生物科技公司规避各种风险。
(金参)
■相关链接:医药和生物技术风险投资仍呈上升趋势
美国研究调查公司Irvinglevin的研究表明,2005年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合同数量的增长则更快。其中,生物制药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合同数量为102件;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和第三。分析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在2006年仍将是风险投资的热点。特别是生物技术领域,普遍认为在4年之内整个行业将会扭亏为盈。
(仲云), http://www.100md.com(金参;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