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18期
编号:10975021
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PCI治疗可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18期
     本报讯 美国Lee等报告,对于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患者,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相比,采用药物洗脱支架(DES)进行的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并未增加患者短期和中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率。[J Am Coll Cardiol 2006,47(4):864]

    ULMCA患者经药物治疗3年的死亡率约为50%。研究显示,接受CABG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目前治疗ULMCA病变的标准方法为CABG。最近的研究显示,DES在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方面较裸支架安全有效,但DES治疗ULMCA的即刻和短期临床预后尚不清楚。

    该研究纳入173例ULMCA病变患者,123例接受CABG治疗(CABG组),50例接受用DES进行的PCI治疗(PCI组)。

    结果显示,46%的CABG组患者和64%的PCI组患者为高危患者(Parsonnet评分>15)。术后30天时,CABG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PCI组,分别为17%和2%。但是两组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CABG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PCI组[(7.6±4.9)天对(3.9±4.5天)]。CABG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7±6.2)个月,PCI组为(5.6±3.9)个月。在6个月和1年时,CABG组无MACCE生存率分别为83%和75%,PCI组分别为89%和83%(P=0.20)。

    Parsonnet评分、糖尿病和CABG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