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刺灸法
编号:10977953
口针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8日 《刺灸法》
口针法

     针刺口腔中特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口针法。具有疏通经络、协调阴阳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常见病。

    【口针穴位】

    口腔与经脉具有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及冲、任、督、阴跷、阳跷等奇经八脉都直接或间接地分布于口腔。根据它们的循行方向,可将口腔划分为12个区域(见图)。

    1.左上肢区域:在上颌左侧,齿龈、粘膜及口腔前庭粘膜处。

    2.右上肢区域:在上颌右则,与左上肢区域对应。

    3.左下肢区域:在下颌左侧,与左上肢区域相对应。

    4.右下肢区域:在下颌右侧,与右上肢区域相对应。

    5.生殖泌尿区域:在上腭(包括软腭及硬腭)。

    6.头部区域:在下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

    7.腰部区域:在上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

    8.眼及血压区域:在上颌两侧,一、二双尖牙上方粘膜处。

    9.皮肤区域:在左右口角处。

    10.神经区域:分布广,且较分散,约在上下唇上及上下颌连接处粘膜皱壁上。

    11. 消化区域:在舌下腔内。

    12. 脏腑区域:在舌下腔内。每个区域又有若干个穴位。

    【器械】

    26~35号,15~90mm长毫针。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张口,直刺或斜刺,不捻针、不行针,留针20~30分钟。口针针感一般不明显,如出现明显针感应重新进针。针后令患者漱口。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临床各科常见病(详见各穴主治)。尤其在中风偏瘫、中风失语、坐内神经痛等病证的治疗上效果显著。

    【注意事项】

    (1)针具及术者手指必须严格消毒。

    (2)如患者出现头晕眩、恶心欲吐等晕针现象时,应立即起针,及时处理。

    (3)孕妇慎用,传染病患者禁用。

    (4)起针后应用干棉球压迫片刻,以防出血。, 百拇医药(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