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德医道
编号:10977138
震惊之后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8日 《现代护理报》 2006.05.18
     中国有句成语,叫敲骨吸髓。发生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的“盗髓事件”与这个成语相比,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这起骇人听闻的“盗髓”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个缘由:一、各医院进行“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实验所需要的骨髓,都是医院自己解决,这就决定了在获取骨髓的“千方百计”中,偷盗也成了其中“一计”;二、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盗取”,偷盗者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并且“这块髂骨移植后,遗留在上面的‘针眼儿’将从此消失”,本已为瞒天过海的行径,却不幸被某位有良知的举报者“捅”了出来。那么,在事情发生后,在此事成为医院公开的秘密后,该医院人员为何还对此讳莫如深呢?答案只有一个———幕后支持者拥有令该院医务人员恐惧的“能力”。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医院已经完全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伦理道德!

    举报者透露,院方盗取骨髓的目的是进行“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实验。“实验一旦成功,对扩大医院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提高医生个人的国际影响、学术地位。至于物质回报那更不用说了……”正因为这项试验的前景“不可限量”,所以执刀医生才敢下手,敢于侵犯患者法定权利,而院方也敢于威胁医院工作人员!这便是医疗行业法治监管缺失的“典型症状”。当触犯群众利益的一方以“集团”的力量出现时,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不能约束一些“暗箱操作”时,我们的法规制定者与执行者是否该“痛定思痛”,是否该亮出“法治”的宝剑,力保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呢?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不相信市场万能,但不可以不相信法治的力量!

    医德需要法治来“保驾护航”,离开法制谈医德,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免不了让人们把这种行为当作“秀场”来谈论。所以,一旦规范的法律制约成为那些“胆大妄为”的医生以及医院的“杀手锏”后,也许唯利是图的行为就会受到遏制,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会得到这些人的珍惜。

    一位检察官针对此事件写道,我们绝对不能原谅一个医生利用病人无力保护自己而对其进行故意的侵犯:利用病人麻醉后无力保护自己,而盗取病人的组织。这是一种抢劫人体组织的行为,我们必须利用刑罚予以打击。针对我国目前医疗现状,窃亦以为,制定一部规范医院经营和医生职业行为的法律———让“无所畏惧”的医院收敛,进而让“歪心”医生敬畏,让群众利益受到保护,让医疗秩序得到维持,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百拇医药(杨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