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377
“120”也需要急救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9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6期(总第2310期 2006.05.19)
     最近,笔者总是反复不断地看到不少城市为“120”伤透脑筋。例如,一个城市原来的“120”属于市属小医院,后来更有实力的附属医院觉得不合理,于是对簿公堂。据笔者所知,某市一家医院和上级医院为争夺“120”资源,最后达成了一家医院使用一个月的协议。当地电视台报道,两家医院为了争夺120病人,竟然在马路上赛车,救护车也因此出了交通事故的报道,可悲!

    卫生事业的改革,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原本由医院负担的急救系统,现在却成为了医疗市场的重要资源。谁争取到病人,意味着谁就能争取到经济效益。何况按照简单的市场经济理论,急诊病人、交通事故病人是高端病人。所以才出现大家争120号码资源,甚至争110号码资源,先到的医院想进一步垄断,后来的医院也想分杯羹,竞争开始了,有时甚至有点残酷。

    面对急救体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特别是政府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急救体系关系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突发性事件的有效处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形象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部分;同时,也要看到急救体系也是医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事故、各种急诊、社会突发事件不仅成为病人健康的主要威胁,重要死亡原因,也是医院急诊科、外科系统的重要病人来源。在这既关系政府利益,又关系医院利益的情况下,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非常重要。

    笔者所在城市——南平市的卫生局还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他们根据医院反映的情况,实际调查,发挥了政府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是120紧急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同时发挥急救网络的作用。强化中心的功能,可以全面提高应急协调能力,同时也使医院急救网络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二是实行准入制度,只有具有一定的急救设施、技术的管理、人员的医疗机构才能进入网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病人利益。因为需要急救的病人的死亡率高,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自然也高;同时,这样的准入规定使医院能够合理定位,有效利用急救资源。三是合理分配急救资源,按照病家意愿、就近就急、专业对口、重大事件统一调度的原则转送病人。以缩小急救辐射半径,提高急救反应能力为目标,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协调急救为目的,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服务病人。按照区域原则进行合理分配,避免了医院利益冲突,又满足病人需要。四是合理设置流程,从接听电话,指挥调度,救护车全程跟踪报告,二次出诊协调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范,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了“急”字的目的——快速而有序。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国家对公共急援体系非常重视,这是人性化的表现。同时在医疗市场新形势下,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需要政府采取创新和引导的方法,建立新的和谐的急救体系。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8期, http://www.100md.com(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