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李艳英, 刘 悦, 张在人
CT灌注成像;肝转移瘤;血流动力学,李艳英,刘悦,张在人,通讯作者,摘要,关键词:,0,引言,1CT灌注成像的原理,2肝脏CT灌注成像的扫描方法,3,CT灌注
第1页 |
参见附件(756KB,4页)。
李艳英 , 刘悦, 张在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CT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6
通讯作者: 李艳英,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CT室. xpjchw102@163.com
电话: 0451-88912796
收稿日期:2006-02-25 接受日期:2006-03-30
摘要
肝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至关重要. 由于双期扫描在病变定性方面的不足, 一种新的CT灌注技术应运而生, 他是在同层动态CT及图像处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并逐渐被中外学者关注, 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 本文综述其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在肝转移瘤中的应用和成果.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转移瘤; 血流动力学
李艳英, 刘悦, 张在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15):1498-1501
0 引言
恶性肿瘤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 如胃癌、直肠癌、结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几率都比较高. 肝转移瘤的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时间的延长至关重要. 近年来, 螺旋CT三期扫描是诊断肝转移瘤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肝转移瘤患者间血液循环时间存在差异, 许多患者的三期扫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肝脏及病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造成诊断困难. 而CT灌注成像不仅可较精确地分析计算出反映肝脏及病灶的动脉以及门静脉供血情况的相关参数值, 而且还可在毛细血管水平上反映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敏感地探测到微小病灶的存在.
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 被称为灌注[1].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 通过影像学手段来直观显示活体灌注过程和作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灌注成像, 灌注成像技术, 代表着现代影像学从原来的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改变, 向着既能反映宏观的大体形态, 又能揭示微观的代谢和功能状态演变的一种发展趋势[2]. 灌注成像包括核医学的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以及新近发展的CT和MRI灌注成像等[3-4]. CT灌注成像具有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技术简单易行的特点, 在显示血流改变的同时能够提供精细的解剖图像, 特别是新近出现的多排螺旋CT技术, 使CT灌注成像显示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影像学手段来直观显示活体灌注过程和作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5]. 灌注成像技术代表着现代影像学从原来的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改变, 向着既能反映宏观的大体形态, 又能揭示微观的代谢和功能状态演变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虽然也是依据核医学的理论, 但是, 两者存在着一定差距. 放射性核素成像(SPECT和PET)均存在着空间分辨率低, 操作程序复杂和检查时间长等不足. SPECT主要缺点在于不能计算血流参数的绝对值. PET检查费用昂贵,普及范围窄. 而CT灌注成像具有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技术简单易行的特点, 在显示血流改变的同时能够提供精细的解剖图像, 特别是新近出现的多排螺旋CT技术, 使CT灌注成像显示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6].
1 CT灌注成像的原理
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 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密度随强化时间而演变的曲线, 称为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 TDC), 横坐标为时间, 纵坐标为注药后增加的CT值, 所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 进而间接反映组织器官内灌注量的变化. 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可根据该曲线计算出BF[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 mL/(min• mL-1)], BV指存在于一定量组织血管结构内的血容量(mL/g); 血液流经血管结构(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窦、静脉)时, 所经过的路径不同, 通过时间也不相同, 因此用MTT(mean transit time)表示[7-8]主要反映的是CT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网的时间. 对获得的参数进行图像重组和伪彩染色处理, 又能得到血流灌注图、血流容积图、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图和对比剂峰值时间图等, 以此来全面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56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