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700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交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9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0期(总第2314期 2006.05.29)
     “5•12”国际护士节 特别专题

    ——从马护士日记看社区护理工作

    上两期的特别专题(见5月15日及5月22日本版),我们讲述了一位护士一天的工作,介绍了一位特殊的男护士,而最后这一次特别报道,我们选择了一位非常普通的护士。她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透过她的故事,可以使我们看到一名护士从医院临床工作转型做社区护理后心态的转变过程,相信会引起许多有着同样经历的护士们的共鸣。

    马惠丽是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铜庄社区的一名护士。今年是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第6年,在这2200个日日夜夜里,繁忙的工作之余,细心的马护士还用笔记录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遭遇,有欢乐也有忧愁。她表示,将会一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下去,因为她发现自己是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尽管6年前从一家二级医院调到社区的时候她还有些情绪,但是这点情绪除了在当年的日记里还有一点痕迹之外,剩下的大概就是和朋友谈笑间的一声叹息。记者这次专门摘录了马护士在6年前踏入社区之门以及最近刚刚写下的两篇日记,以此见证与感受和马惠丽一样的社区护士在社区奉献的岁月与心情,并从中体会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差异。
, 百拇医药
    2000年某月某日

    第一次午夜出诊

    今天是我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第一次上夜班,心中有点忐忑不安。忐忑不是因为我害怕值班,而是不知道我这个夜班会遇到什么情况。说来也奇怪,在临床上做了三四年的护理工作了,从工作第一年开始就自己单独值夜班,因而护理工作中各种各样的情形基本上也都经历过,但是对于社区的护理工作,我确实还处在对理论一知半解的状态中。

    在此之前,有几个比我早来的护士告诉我,其实我们值夜班也没什么事情,因为社区门诊那边也有医生和护士值班,半夜如果来病人一般也是看急诊,由门诊那边直接处理就行了,所以,半夜以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我想我的担心可能有些多余了吧。

    下半夜的时候,当睡意悄悄袭来,我准备去值班室睡觉了,因为上半夜没有任何情况,我甚至有点质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夜班的意义。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就在我准备躺下的时候,值班室的门被人敲响了,是门诊那边的值班医生来找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有一位晚期肺癌患者的家属打电话向门诊求救。这是一位老病号,手术后就回家进行康复治疗。当时这位患者在家吐得厉害,家人一时也手足无措,只好向门诊求救。偏偏不凑巧,今天晚上门诊也很忙,抽不出人手来,只好来找我们出诊。门诊医生告诉我患者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可能是颅内压过高所致,只要打完降颅内压的药物就可以控制了,因此,要我自己去一趟,有什么情况用电话联系。
, http://www.100md.com
    担心终于来了。说心里话,以前在医院值班时也会遇到急诊病人,不过都由值班医生处理,我作为护士配合医生就够了。而且我从来没有单独出过诊,这也是医生的事情啊。不过,看来这次是必须要出诊了。突然间我睡意全无,大脑兴奋起来,手脚也开始快起来,一边做好出诊前的准备,一边拿着值班医生开出的处方紧急拿药。几分钟以后,我就走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往患者所在的社区。那时候已到后半夜,喧闹的城市也已经进入睡眠状态,惟有道路两旁的路灯默默注视着我。可我当时已无暇去欣赏这些了,心里一直想着刚才门诊医生的叮嘱,并为自己生平的第一次出诊祈祷。

    来到这位肺癌患者家里,第一眼看到他,发现他已经瘦得没有人形了,眼眶深陷、两眼无神、脸色蜡黄,一副典型的脱水表现。家人在旁边又是抚胸又是叹气的,见到我来,他们就像看到了救星似的把我迎了过去。简单的问诊以后,我再打电话将情况向门诊医生做了汇报,他根据病情也判断患者还是以前出现过的症状,需要紧急降低颅内压。我在门诊医生的电话指导声中完成了第一次出诊,药物也很快就起效了,患者停止了呕吐并逐渐平静下来。他的家人感激涕零,说了好多感谢的话。而且在他们的坚持之下,我被他们用车护送回社区中心,此时时钟的指针已指到凌晨3点了。
, http://www.100md.com
    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好一会儿,我依然没有丝毫睡意,反而很兴奋,第一次出诊应该说是成功的,我从患者家人的眼神里感觉到了,而这也是我从临床护士转到社区来的第一次出诊,以前也有人跟我说过社区护士出诊的频率其实还是很高的,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而且还是在午夜出诊。这让我深深感到在社区出诊不仅是对专业技术的一次挑战,也是对社区护士毅力的一种挑战,看来今后我可能还要面临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吧,我有点喜欢在社区工作了。

    记者采访

    那时,马惠丽还不知道像这样的出诊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将变成家常便饭。不过,谈起当时的感受,她坦承:“确实挺兴奋的,尤其是患者家人对我的态度。”的确,在成为社区护士以前,在医院工作的马惠丽还从来没有感受到病人和家属如此的尊重。除此之外,更让马惠丽感觉到社区工作意义的,是患者对她所在社区中心的忠诚。那位肺癌患者住的地方距离马惠丽所在的中心比较远,而且他家附近就有类似的医疗机构,但只要有什么头痛脑热的,他们还是不惜走远路来马惠丽这里。“他们好多次当着别人的面夸我,把我当成亲人一样对待。”这也是马惠丽在几年的医院临床护理中从来没有体会过的。而正因有这样的体验,让她先前对社区护理的一些恐惧和担心一扫而空。在这之后,马惠丽很快融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说:“尽管这边的工作比较琐碎,有时做起来也会觉得‘有点烦’,但每天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让我很开心。”所以,当记者问起马惠丽从医院护士转型为社区护士的感受时,她说:“我觉得很顺利,这要特别感谢那次出诊。”
,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某日

    “钉子户”的热情笑脸

    今天上午,李老头夫妻两人一同来到我们中心,脸上还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向我们问好,这样“异常”的行为确实让我和同事感到不解,该不是又要来找什么茬吧?跟他们聊起来后才发现,他们是来感谢社区中心的。

    一直以来,李老头夫妇是我们中心一致认定的“钉子户”。随着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也被要求要挨家挨户去做调查,同时根据调查资料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社区工作的人都知道,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要登门入室,但对我们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人,居民一般都很敏感,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经常被居民拒之门外,李老头夫妇更是厉害,有时候尖刻的话语真的让人难以承受。

    但主任说无论如何都要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工作,这是做好健康档案的前提和关键,至于用什么方法,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可以去尝试。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居民和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尤其是一些老年居民,平常有个什么测量血压、血糖的事情,他们都会来我们这里寻求帮助,态度也很好。而当我们有事需要他们配合的时候,很多人要么跟你装聋作哑,要么就直接不留情面地拒绝。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这些外来者专门来家里打听他们健康状况和一些家庭“隐私”,不知道有何居心呢!由于居民经常有这样的顾虑,仅仅一项入室调查工作就让我们身心疲惫。
, http://www.100md.com
    后来,中心只好找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出面,在他们的多番努力之下,大部分居民才开始接受并认真配合我们调查。但令人气馁的是,李老头夫妇仍然排斥我们,并误解我们的这种做法一定有所企图。因此,直到我们都已经做完所有居户入户调查后,他们依然无动于衷。所以每次见到这两位老夫妻,我们真有点“咬牙切齿”。

    尽管如此,中心的主任却多次跟我们强调,社区卫生工作的服务对象就是社区居民,而做好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是国家政策,因而我们要想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获得居民的真心配合,否则今后的任何一项工作恐怕都难以顺利进行了。作为社区医务人员,必须要有耐心和真诚。主任这话虽然说得也是个理儿,但人毕竟都是情感动物,受到李老头夫妇如此的对待,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不过,再想一想,这些年来,只要居民有什么需求,我们总是义不容辞地去做,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至于测血压、量体温什么的,更是没有二话。家庭护理病床开了以后,就算再忙,我们也一样风雨无阻。因此,也有很多居民对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这大概就是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最大的不同吧,在这里,护士不再是机械的医嘱执行者了。
, http://www.100md.com
    对于李老头夫妇这次的“拜访”,我们一开始还在纳闷,为什么他们的态度突然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后来还是主任提醒了我们,原来李老头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好,前段时间还在医院住院,现在处在恢复阶段。中心的一位医生知道后,主动要求每天去他家教李老头怎么护理妻子,这让夫妇二人非常意外,再加上居委会负责人一直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两人这才终于想通了,于是主动来到社区中心感谢那位医生,并配合中心完成入户调查,建立了健康档案。

    记者采访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是马惠丽对“李老头事件”的第一感受。正如中心主任所说的,社区卫生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就是那些居民,虽然各家情况不同,但对社区医务人员来说,服务对象却比大医院相对固定,因此,社区医疗服务与大医院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一旦社区中心的服务没有给居民留下什么好印象,那么,居民以后也会对中心没什么好感;但反过来,只要社区医务人员用真诚打动了他们,他们可能就会把社区中心放在最信任的位置上,这就是交情。马惠丽最后说:“很显然,做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要的就是这种交情。”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22期, 百拇医药(汪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