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四川精神卫生》 > 2006年第2期
编号:10979165
编写与笔法(下)
http://www.100md.com 《四川精神卫生》 2006年第2期
编写,3中法,4下法,5分类和混用
     3 中法

    31 对比法

    311 单纯对比 把事物分成比较和被比较两部分,通过对比,比出该事物的相对位置。如“抗精神病药阻断组胺H1受体,该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氯氮平、奥氮平、氯丙嗪、奎的平和维思通(对比)。由此可见,奥氮平阻断H1受体效应仅次于氯氮平,比其他抗精神病药为重(比出相对位置)”。该法用于论证具体结论,在临床和基础研究都能用得上,但用多了不利记忆。

    312 复杂对比 对比不仅有事物间对比,而且有事物内对比,两种对比可相互交织。如“奥氮平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D2受体,而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D2受体阻断性能较弱,这就注定它抗精神病疗效较好,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小(奥氮平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比较是事物内比较)。相反,传统抗精神病药对中脑-边缘及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D2受体有同样阻断作用,故其抗精神病疗效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同样明显(传统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是事物内比较,而奥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的比较则是事物间比较)”。

    313 特例 当对比时,如果两事物间的差别相当鲜明,可用对称法——镜像对比,而对称法的描述形式较对比法为美。如“服维思通的病人仅个别有血糖明显升高,故维思通引起的糖尿病相对危险性不比健康人为高。相反,服奥氮平的病人总体上血糖就明显升高,故奥氮平引起的糖尿病相对危险性比健康人为高”。其中“个别-总体”、“不比-比”对仗。

    32 推演法

    321 提示法 先描述某种证据,然后用该结果去提示某一结论。如“给8例自闭症病人服奥氮平(78±47mg/d)达12周,7例完成试验,6例明显改善(描述证据)。初步结果提示,奥氮平改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自闭症的核心及相关症状有效(提示结论)。”也可先提出结论,后进行举证,类似于展开法。如“由氯氮平换成维思通要谨慎(提出结论)。因为有研究表明,用氯氮平有效的病人换成维思通或奥氮平时,4周复发率高达80%(进行举证)”。

    要写好提示法,证据与结论要适配。证据不在多,在于有说服力。如果有多个研究可供选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