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 2005年第6期
编号:10979696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置(附86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6期
     我们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间接受α干扰素(αIFN)治疗的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种类和发生率,并摸索处置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为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和阳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按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西安)中的诊断标准以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而选择。其中男74例,女12例,年龄19~63岁;慢性乙型肝炎67例,急性丙型肝炎3例,慢性丙型肝炎16例。全部病例采用重组α1b IFN(赛若金,深圳科兴)或α2b IFN(安达芬、安微安科和安福隆,天津华立达),3MU或5MU肌肉或皮下注射,1次/日,半个月后隔日1次,疗程3~12个月。部分丙型肝炎病例联用病毒唑片口服。

    1.2 监测与随访

    治疗当天即开始观察体温、心率与心律、精神状态、消化道及体重等变化,随访至疗程结束后3个月。第1个月每周或每半个月复查血常规1次(少数患者在第3天后开始复查),以后每月复查血常规1次或酌情安排。其它检查如肝肾功能、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酌情进行。

     2 结果

    常见不良反应是感冒样综合征(97.7%),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以37.4℃~38.6℃为多,2例达40℃以上),多在注射后3~4h出现,并于1~3日退热,少数持续7~11日,可伴有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少数伴有寒战;其次是疲乏(90.7%),可呈阶段性或贯穿于治疗全程;再次是白细胞减少(65.1%),出现较早但往往快速耐受,最低值为2.7×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1.5×109/L;最后是血小板减少(44.2%),最低值为45×109/L。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3.5%):窦性心律不齐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其中1例在治疗的第9天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卧位心率下降至40次;甲状腺疾病(3.5%):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各1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例;另有精神症状(9.3%),表现为严重失眠、抑郁等,个别患者有自杀意念;体重下降(5.8%)。

     3 讨论

    目前αIFN作为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其疗效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认可,同时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观察发现本组86例病毒性肝炎αIFN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而且常常是可逆的,出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认为,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经验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不断摸索并积累。①严格依据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来筛选病例,入选病例的治疗前检查应全面、规范,尤其是最容易忽略的甲状腺功能和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②注射干扰素之前或同时适量服用消炎痛、阿司匹林片可减轻感冒样综合征,而夜间注射干扰素会使患者更轻松地度过反应期;③白细胞减少时,加用升白氨或利血生片即可,当白细胞总数>3.0×109/L时,可不停用干扰素,而白细胞总数<3.0×109/L时减量或暂时停用干扰素,必要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刺激因子,待白细胞数回升时,继续使用干扰素;④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把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剂量疗程与疗效的相关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常识告知患者,定期随访监测,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

    (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湖北 咸宁 437100;阳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百拇医药(余琼华,潘正顺,熊清芳,袁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