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979368
葡萄糖酚红肉汤在中药抗菌测定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http://www.100md.com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
     肉汤连续稀释法是测定中药抗菌作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当某些中药加入到肉汤中,常出现浑浊和颜色变深的现象,给判断带来困难。为此,人们通常采用葡萄糖酚红肉汤(即肉汤中含1%葡萄糖,酚红0.002%)代替普通肉汤。由于细菌生长,发酵葡萄糖产酸而使酚红指示剂由红色变成黄色,容易读取结果。但此法在应用过程中有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 细菌生长的时间与数量

    在中药抗菌试验中,抗菌作用强的中药在稀释到很低浓度时仍可抑制大部分的细菌生长,仅有少量细菌存在,其在数量上达不到发酵葡萄糖后出现可见现象的目的,因而葡萄糖酚红肉汤仍然偏向红色而没有变成黄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同一药管中,细菌数量逐渐增加,细菌分解葡萄糖的能力加强,管中的葡萄糖酚红肉汤才由红色变成黄色。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读取结果时一定要注意,没有变成黄色的中药管中,不一定没有细菌的生长。

    2 细菌生长中的代谢物质

    某些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能中和细菌自身分解葡萄糖时所产生的酸。因此,葡萄糖酚红肉汤可保持红色不变,如绿脓杆菌。

     3 中药液颜色的变化

    某些中药液自身颜色就是黄色或者颜色较深,在作递倍稀释时,浓度高的试管中仍是中药的自身颜色。当药液稀释到浓度比较低时,才能显示出葡萄糖酚红肉汤的颜色。所以,在读取实验结果时,浓度高的药液管仍为药液颜色或稍有变化,而浓度低的药液管才能显示出实验的真实结果。

    (咸宁学院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湖北 咸宁 437100), 百拇医药(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