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980996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浅议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教学质量,,科学发展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二、目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参考文献
     摘要: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构建以“制度、组织、评估、反馈”四大子系统组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以系统论、全面质量管理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学分制为平台,以校园网、高校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技术保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故而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多校区大学纷纷出现,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高校日益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而建立一套既有理论依据又具实践操作性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则是高质量教学的根本保障。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决策常用的指导思想。系统科学方法是按照事实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概念和语言,着重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和揭示系统的性质、状态及运动规律,从而达到问题处理最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系统科学方法强调系统的目标、功能、活动及其规律,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由于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用系统科学方法作理论指导往往是不二的选择。教学是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从教学主体来讲,涉及到老师和学生;从课程来讲,涉及到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从教学过程来讲,涉及老师的备课、课堂的教学、课后学生的自学、实验(实习)状况等等。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当把所有这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考虑进去,主次有别地加以设计。

    全面质量管理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专家菲根鲍姆等人的质量管理新观念。其要点就是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和现代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工作进入了更高阶段,其理论精髓就是“三全”的管理:全面的质量、全过程和全员参与。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由于其职能是为社会服务和输送建设人才,其产品(有形的和无形的)同样有个质量问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育质量是一所大学立命安身之本,全面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高等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指的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指的是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这些知识层面的东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75 字符